新华丝路合肥9月23电(阮步影)9月16日,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开工建设。一座持续成长的城市,和与它相伴共生的大湖,应该如何相处?合肥,这座环抱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大湖名城”,正在探寻问题的答案。
合肥市水务局副局长李劲松表示,所谓生态湿地蓄洪区,指的是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合肥作为一座兼具污染治理和防洪任务的城市,把环境问题与防洪问题结合在一起考虑、建立生态湿地蓄洪区十分必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生态利益最大化。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位于南淝河入巢口,当洪水来袭威胁城市安全时,启用蓄洪区功能,没有洪水时,则发挥生态湿地涵养、净化南淝河入湖水质的作用。给自然以空间,给水留出路,城湖共生之道蕴藏其间。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鸟瞰效果图。(合肥市水务局供图)
从“水退人进”到湿地修复 城市与大湖重新磨合
一部水利史,半部文明史。巢湖是合肥通往长江的唯一要道。城与湖,兴衰沉浮,紧密相连。巢湖的水路交通,以及水产与灌溉之利,滋养孕育了2000余年的合肥城市史。
如今的合肥,已是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常住人口近千万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相伴千载的城市与大湖,需要彼此重新适应、磨合。
在城与湖、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活动对于巢湖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历史上围湖造田及城市边界扩张,压缩了湿地和水域面积。上世纪60年代起,为抗御江洪倒灌、蓄水灌溉、发展航运,建成了巢湖闸和裕溪闸等控湖工程,巢湖逐渐变成半封闭湖泊,十万多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如今,巢湖水域面积已经从历史上盛期超2000平方公里变为不足800平方公里。水域和湿地面积缩小,限制了巢湖蓄洪空间,也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二是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人口激增,让巢湖污染排放总量与河湖环境容量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巢湖水污染问题一度相当突出。2015年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中,巢湖流域考核断面达标比例仅为50%。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前些年蓝藻水华频频暴发,对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地处长江下游,巢湖在暴雨集中的汛期,上承山洪冲击,下受江水顶托,易生洪涝灾害。部分沿湖圩区,不得不选择蓄洪。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2016年、2020年的数次洪水中,十八联圩等圩区都承担了蓄洪的重任,也因此遭受很大经济损失。
痛定思痛,合肥决定退圩还湖、建设湿地,恢复自然生态,给大湖以呼吸吐纳的空间。近年来,合肥以十五里河、南淝河等37条入湖河流、滩涂湿地为重点,规划建设了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十大湿地。
十八联圩湿地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的一块。2016年,政府决定在十八联圩“退居退渔”,一年间,1.2万人搬出圩区,3500亩鱼塘水面清退。
从围湖造田、“水退人进”,到被迫启用圩区蓄洪,再到主动退圩、修复恢复湿地,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城市与大湖在试探和调整着彼此的边界,逐渐磨合新的相处之道。
十八联圩进(退)洪闸鸟瞰效果图。(合肥市水务局供图)
蓄洪与湿地并蓄 巢湖增添强大“净水器”
当湿地回来时,意义不止是给大湖增加了“蓄水池”那么简单。一起回来的,是湿地的“居民”、在这里生长栖息的各种动植物。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以地表6%的面积为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随着环巢湖湿地的建设,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021年的275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鱼虾等食物,也让湿地成为“候鸟天堂”。观测资料显示,2006年以前,巢湖流域鸟类种群只有170多种。如今,巢湖沿岸有记录的鸟类总数已达300多种。
作为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号称“地球之肾”。环巢湖十大湿地年净化巢湖水体能力达2亿吨,在入湖污染拦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十八联圩湿地项目使进水氨氮由每升6毫克至7毫克降至每升2毫克至3毫克,总磷由每升0.5毫克至0.6毫克降至每升0.2毫克至0.3毫克。
此次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的建设,正是对湿地生态和蓄洪功能更加自觉、主动地统筹兼顾。通过进(退)洪闸、圩内排涝体系完善、圩堤加固等建设,可为南淝河超标准洪水提供蓄滞场所,同时相机分蓄巢湖超额洪量,掌握防洪主动权;通过湿地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构建新型生态湿地,不仅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还兼顾水质净化功能,适度净化南淝河水体,具有显著生态环境效益。
南淝河穿城而过,是合肥的“母亲河”,也是环巢湖入湖河流中治理难度最大、国考断面干支流最后一个水质全面达标的河流,是巢湖综合治理的“硬骨头”。
近年来,合肥市采取综合施策,南淝河水质逐步改善。“通过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南淝河的水由旁路系统进入十八联圩,通过湿地逐层过滤净化,再排进巢湖。”合肥市水务局总工李昌义说,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建成后,南淝河水质将进一步改善,有望实现“十四五”国控断面水质目标。
城湖共生共荣 “最好名片”未来可期
人水边界的此进彼退,环巢湖湿地的建设,生态的修复,都是城市与大湖互动关系的一部分。在重新探寻城湖相处之道的过程中,巢湖综合治理已累计完成投资400多亿元。“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涵盖治污、防洪、生态建设、绿色产业和民生建设等方方面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令人感受最为直接的是巢湖蓝藻水华现象的改善。2021年巢湖蓝藻水华次数和总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2%、20%。2022年,蓝藻水华发生累计面积同比下降53.4%,基本做到沿湖蓝藻不聚集、无异味。“第一次出现蓝藻打捞能力远大于蓝藻繁殖速度,第一次出现蓝藻生长的条件受到明显抑制。”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副局长蒋大彬表示。
“闻”得到的可喜变化,印证着监测数据的向好。近年来,巢湖全湖水质基本保持Ⅳ类,改善明显,特别是2020年1月至8月,历史性达到Ⅲ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巢湖湖水平均每年通过裕溪河流入长江约40亿立方米,其入长江前的国控断面裕溪口,近年来一直稳定保持Ⅱ类,对长江干流的环境效益为正贡献。
而这一切,都是在合肥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发生的。过去十年里,巢湖流域GDP增长两倍多、城镇人口增加近一倍。“经济发展,巢湖污染不增反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同时发力、相向而行的。”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说。
当然,大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巢湖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当前,巢湖水质不稳固、水华不可控、生态不平衡等状况尚未根本扭转。未来,水质保护标准更高,长江保护要求更严,后续治理难度更大。
在更深度的共处中,城市与大湖还需要更多时间,以更好的方式,实现和谐共生。
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表示,目前巢湖治理面临三大转变:一是要充分发挥合肥“创新高地”优势,实现从工程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变;第二,从河湖治污的重点治理向侧重系统性的流域综合治理转变,从单一水体治污向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实现治巢护江转变;第三,从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向政府、企业、资本、社会智库等多元主体的共治模式转变。
李劲松表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合肥水利工作正经历从工程水利向生态水利的转变,尽可能地将水利工作与水环境治理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问,对于城市与大湖的相处之道,从灾害防御,到污染防治,再到综合治理,合肥的答卷日益完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开建,则为这一求解过程谱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