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多边主义 打造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专访亚投行行长金立群

2022-10-28 15:28   新华社   潘洁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潘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第七届理事会年会26日至27日在北京总部以线上形式召开。开业运营近七年来,亚投行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亚投行在推动解决全球性挑战方面作出了什么贡献、未来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专访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进行解读。

秉持多边主义 推动机构在高起点上快速发展

开业运营近七年来,亚投行始终秉持多边主义,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运营,实现在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诠释和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近七年来,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大,从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全球六大洲的105个经济体。“亚投行成员中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同时包括大量发达国家,这一独特优势使亚投行成为推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桥梁纽带。”金立群说,亚投行成员数量的增加既体现了亚投行的国际公信力,也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感召力。

截至目前,亚投行已批准了191个项目,带动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类资本超850亿美元,惠及33个域内与域外成员,为推动这些成员的交通、能源、城市发展、水资源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卫生与教育领域的社会基础设施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内部治理和管理上,亚投行也取得长足进步。金立群介绍,亚投行参照多边开发银行的通行做法,设立了完备的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并根据透明、公开、独立、问责的原则建立了有效的银行监督和问责机制。在管理层遴选规则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明确写入了“公开、透明、择优”的基本原则,成为一项区别于现有主要多边开发银行章程的创新之举。目前,亚投行的员工来自66个国家和经济体。

金立群表示,作为亚投行的倡议国、第一大股东国和总部所在地,中国始终坚持从“公心”出发推动亚投行发展。“中方提出了多项重要全球公共产品,包括倡议成立‘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并出资5000万美元、推动成立‘低收入国家特别基金窗口’和‘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等,这些举措在帮助发展中成员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加强能力建设、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推动亚投行实现其宗旨提供了重要助力”。

聚焦重点业务领域 积极应对多种发展挑战

以“可持续性”为核心、为“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是亚投行确定的中期战略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亚投行已承诺到2023年7月确保所有融资项目与《巴黎协定》相关目标完全保持一致,到2025年实现气候融资占比达到或超过50%的目标。

“2021年,亚投行的气候融资总额达到29亿美元,占已批准融资总额的48%。”金立群说,亚投行已与9个主要多边开发机构签署了联合声明,承诺共同在支持低碳、气候适应性项目上开展协作。

在做好常规业务的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亚投行迅速设立了“新冠疫情危机恢复基金”,积极帮助成员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目前已经向26个发展中成员提供超过122亿美元的快速资金支持。

不断增长的业务规模也在推动亚投行不断扩大全球业务布局。继天津办公室去年设立和启用后,亚投行今年开始筹建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首个海外办事处,拓展在中东、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的投资业务。

坚定捍卫多边主义 打造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对诸多全球性挑战,金立群表示,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关键。不论是在银行内部治理还是拓展全球投资业务方面都应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寻找和扩大各方利益交集,进一步加强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解决全球性挑战。

开业运营近七年来,亚投行已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签署了联合融资框架协议,共同开展融资项目;与13个多边组织和区域金融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解决全球发展问题。

今年,亚投行新成立了融资伙伴关系局,旨在进一步强化亚投行与各方务实合作,更好服务域内外成员的发展需求。

打造成为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是亚投行的目标之一。“亚投行将继续支持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在内的重要国际倡议,与各方一道,在减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绿色发展、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索顺应时代需求的多边方案,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金立群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