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里约热内卢分社记者 陈威华、赵焱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中文名:沈友友)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葡语国家缺乏优秀的汉葡双语人才,建议发挥澳门的平台和桥梁优势,大力培养汉葡双语人才,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孜孜不倦推广中国文化
从20年前开始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沈友友曾在巴西驻华使馆工作近8年时间,并先后获得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葡语文化圈里小有名气的中国文化推广者、翻译家。
随着学习汉语的深入,沈友友的兴趣逐渐转向了中国古代文化上,开始将中国古籍系统地翻译成葡语。2012年起,已陆续翻译出版《论语·葡语解义》《老子道德经河上公注·葡语通释》《南华真经(庄子)内篇·葡语解析》等,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和文章。2018年,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首届“中葡文学翻译奖”,他的译作《论语·葡语解义》获中译葡奖项第一名。
目前,沈友友已完成鲁迅小说集《呐喊》的翻译工作,即将会交给巴西的出版社付梓。他还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澳门大学中葡双语教学暨培训中心合作,开办了一个名为“中国思想荟萃”的广播节目。
在沈友友看来,每一部中国典籍的译本都应该尽量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需要根据原著作者的特点,其时代性、思想和创作特征等因素筹备针对葡语读者情况的阐释内容。译作不仅要保留原书的“普世意义”,更要致力于凸显对中国社会和制度的具体影响。“这些译作的目的是奠定葡语读者较深入地接触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促进他们对更多样、更精致作品的需求,乃至激发他们展开进一步研究的意愿。”他说。
推动汉学在海外实现“本土化”
巴西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相对有限。沈友友说,“中国文化,无论是近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在巴西的传播还是反映不出、甚至配不上中国的多样性和深刻性。”
沈友友认为,巴西的文化体系与传统属于西方的一部分,因此巴西学者的“汉学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他说:“巴西等国家曾经与中国的交往不多,但现在我们可以促进并把握直接的文化交流的机会,用中文介绍巴西,用葡语介绍中国,更重视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从历史经验和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跨文明的共赢。”
对于未来如何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沈友友认为应该思考如何让外国民众从中华文化历程的角度理解中国(“以中国解释中国”),而不是从全球化历程的角度或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
他说:“为了这个目标,我相信汉学在它国的‘本土化’是不可缺少的。例如,鼓励汉语作为第三种外语的教学,让尽量多的人有一定的基础,体验中文多有意思,让人对它产生一定的感情;支持那些与中国没有特别深的交往的国家培养出一定水平的汉学家;奖励它国‘本土’汉学家翻译并阐释中国的典籍;推动不同专业的人员接触中国传统的学问。例如通过组织汉学专题的进修、研究生课程,成立跨国的学术、专业协会等。”
他强调,中国文化的反响能有多大,能否被不同的文化传统所接受,甚至发生一定的“本土化”,取决于中国是否愿意投入精力来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发挥它们相得益彰的能力。
建议发挥澳门的平台和桥梁优势
近些年,随着中巴经贸合作日渐升温,巴西民众对来自中国的音乐舞蹈、美食佳肴、服装装饰等兴趣颇浓,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巴西的“中国研究”工作。
沈友友说:“目前巴西有约20个不同规模的机构专门研究中国,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在经贸合作、国际关系等热门领域展开研究的机构。历史文化类的规模都较小,一般是由某一个在大学任教的研究者带领少量人员组成的团队做研究整理工作。虽然这些机构都值得鼓励并支持,但能够用中文进行研究的人员、能够顺畅地推动文化交流的机构属于极少数。”
一个国家对于其它国家形象的感知,往往是通过这些少数人群塑造的。在这个层面上,文化认同就很重要。不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之间丰富的辩证互动关系,便很难会接受或认可中国的国情。
沈友友建议,中华文化面向葡语国家的海外推广工作,首先是可以针对巴西等葡语国家的大众读者进行中国典籍“量身定做的”翻译和研究工作。“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要先考虑清楚哪一些书值得翻译、优先顺序是什么,再者就是用什么风格来翻译,什么样的阐释风格才能够培养一般读者对中国典籍的了解和品味。澳门的大学体系也许可以发挥优势,协调中国内地、澳门本地、巴西(甚至葡萄牙)等三(四)地的特定学府,打造某一种汉学研究和中国典籍的翻译基地。”他说
其次是致力于支持葡语国家培养中葡双语人才,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翻译。“研究中国的巴西专家应该具备中文的读写能力,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他们独立了解中国的能力,符合各方的利益需求。遗憾的是,巴西目前只有一个提供中文本科课程的高等学府,而且在巴西学习汉语的环境仍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