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发展 保安全”——第六届“一带一路”安全合作论坛在沪召开

©原创   2023-11-06 16:15   邓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继续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新发展格局下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一带一路”安全合作论坛暨“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成功举办。

论坛邀请了来自中联部、中国社科院、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多学科领域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挑战。

开幕式上,上海政法学院校长、中国-上合基地办公室主任、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晓红表示,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关系研究,以及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思考和推进“一带一路”安全合作。

上海政法学院校长、中国-上合基地办公室主任刘晓红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认为,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安全、稳定、良性互动的积极态势。坚持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保安全,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谈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新风向。

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

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上海社科院前院长张道根全面剖析了十年来的世界形势,并指出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要全面用好国内大市场,更加注重用好高标准制度型的国际规则,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经济开放体系等具体建议。

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上海社科院前院长张道根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从板块的概念切入,对“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刻剖析。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

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基地首席专家潘光从“一带一路”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出发,对构建“一带一路”安全保障机制提出了系统性思考,并强调了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即民心相通的重要性。

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合基地首席专家潘光

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鸣指出了地缘政治风险对“一带一路”的冲击和影响,提出“一带一路”既要有“大布局”,也要有“小而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对“一带一路”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各美其美”,各国也可以实现符合自己发展的“国家梦”;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从技术的角度为理解“一带一路”打开了全新视野,包括如何在未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革命中把握主动权,并阐述技术多边主义和开放性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周桂银从全球治理视角出发,展开剖析了“一带一路”深层次推进时会触及到的规则与制度问题;东方锐眼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刚作为“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的亲历者和实践者,对项目落地的各类型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走出去前精细化实地调研的重要性。

5日下午同步召开了两个分论坛。专家学者分别就“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体系与能力建设两个议题开展了讨论。

闭幕式上,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吴强指出,本次论坛内容丰富,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相信这场思想盛宴的成果能为政府和企业下一步“一带一路”规划带去有益参考,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一带一路”安全合作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协同创新中心、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承办,上海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上海联络处协办。(邓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