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宜加大开放深化合作谋发展

©原创   2023-11-23 14:09   李亭

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 李亭

航运业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来自市场需求与成本两方面的压力正倒逼全球航运业加速转型,全球航运业携手深度合作,共同向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广泛共识。专家认为,各国港口城市需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大开放力度,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人员、货物、资本互联互通,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减排降碳是航运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关数据显示,国际航运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目标是到2030年国际航运碳强度较2008年降低40%,到2050年降低70%;到205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年度排放总量比2008年至少减少50%。如何实现减排降碳成为全球航运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认为,使用绿色能源的船舶是航运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据希腊航运金融协会主席乔治·克西拉扎基斯介绍,希腊航运界正大力投资于更先进的新型船舶和技术,以提高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业的环境足迹。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林戟说,中远海运加快推动绿色甲醇等绿色航运燃料的供应链建设,新造船订单中新能源动力船舶占比已超过90%。

作为航运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港口也在加快绿色转型。在天津港,绿色能源系统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万吨;燃油集装箱卡车逐步“退役”,智能运输机器人、电动卡车上岗,每月可以减少燃油使用279吨、碳排放量865吨……2012年至2022年的十年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上升12%,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4%,碳排放强度下降16%。

专家同时指出,各国之间尚未就航运业“脱碳”标准、法规等达成一致,且由于低碳燃料的供应链仍不成熟,使用低碳燃料将导致船公司成本大幅上涨,直接影响到航运业竞争力。不过,随着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航运业低碳转型趋势不可阻挡,加强国际合作是必要路径。

各国航运业期待加强交流合作

记者从上周举行的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了解到,面对航运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世界主要港口城市期待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各国港口、贸易、金融等领域创新发展。

作为全球贸易大国,我国约95%的货物运输量通过海上运输实现,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介绍,天津港已经与日本神户港、澳大利亚墨尔本港、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韩国仁川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关系。

图为集装箱货轮停靠在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日本神户市市长久元喜造表示,神户港愿加强港口领域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发展符合时代潮流的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英国利物浦前副市长、利物浦中国伙伴关系组织主席盖瑞·米勒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物浦的港口和城市在吸引国际贸易以及国内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天津和利物浦应该携手创造更多可能。

长期以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乔治·克西拉扎基斯说,希腊航运金融协会正在与中国的航运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探索合作共赢之路。印度尼西亚专业集团党金融和资本市场部主任伊扎里·马尔瓦迪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推动下,雅万高铁建成通车显著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希望继续与中国城市加深合作,开发建设好印尼港口。

宜深化合作推动全球航运开放联通

随着全球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国际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发起并参与推动全球航运规则标准“软联通”将愈发重要。专家建议,各国港口城市要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促进人员、货物、资本互联互通,增强城市经济新活力,为促进港口城市多元化和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航运业因合作而生,更因合作而荣。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表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全球航运业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建议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航运国际治理,加强业务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航运交易、信息咨询、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航运人才、技术服务等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表示,从东北亚区域合作看,天津港可以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探路者,有条件成为支撑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的国际枢纽港。

2023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期间举行的新港国际航运论坛发布了《天津倡议》。该倡议提出,高质量推进航运对外开放,不断丰富航线航班、优化航运物流生态体系,持续完善辐射全球的航运干支线网络和覆盖广泛的支线网络。加快推进海空联运、海铁联运、空铁联运,亚欧大陆班列高水平发展。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提升服务对外的开放水平。

高质量推进航运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空间优势,资源禀赋和航运企业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分工协作,合理配置航运资源和要素,加强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交流融通,为世界级城市群、港口群、机场群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推进航运国际规则的创新,不断创新完善监管水平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应用,实施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和制度,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航运发展营商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