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即是口岸,口岸即是县城。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河口瑶族自治县隔红河与越南相望,依托滇越铁路、昆河公路、红河航道在此形成的枢纽,拥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云南省沿边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每天,两国边民手拉行李箱互通有无,满载大宗货物的列车沿着百年滇越铁路驶出国门,一辆辆货车在北山公路口岸有序通关,成为河口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这其中,从“边民互市”到“跨境电商”,从“边陲小城”到“口岸明珠”,民营企业以新业态、新模式、新担当让河口焕发着青春和活力。
口岸为基 民营企业传承百年商埠“丝路基因”
图为清晨的河口口岸(陶奕林 摄 )
1897年,河口口岸开埠通商,一直是我国与越南以及东南亚其他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商贾之地。
“以边民互市为抓手,河口自古便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深厚的情谊;以滇越铁路为枢纽,河口助推了滇越经贸百年文化交流;以口岸经济为支点,河口为云南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奠定了‘丝路基因’。”据河口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杨庆介绍,过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滇越边民,沿着红河两岸,以商会友;而今,河口传承“百年商埠”的“丝路基因”,跨境电商成为了我国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纽带。
据了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实施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兴起,河口也实现了从“边民互市”到“跨境电商”的贸易模式转变。陌贝(云南)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金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搭乘河口贸易升级的顺风车,在跨境电商的新赛道上乘风远航。
“背靠国内健全的产业链,面向东南亚新兴市场,加之河口高效便利的通关条件,河口已成为民营企业开展跨境贸易的天堂。”陌贝(云南)跨境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达金表示,在跨境电商这一新赛道上,他们将传承“百年商埠”的“丝路基因”,抢抓RCEP发展机遇,打造具备竞争优势的跨境电商生态。
政策加持 民营经济夯实“三种经济”成色
图为河口北山国际货场夜景(陶奕林 摄)
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正式挂牌成立,落地河口,作为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河口开启对外开放发展新篇章。
“河口汇聚了口岸、区位、园区、资源要素等多方优势,我没有赶上30年前的深圳,但一定不能错过如今的河口。”谈起河口发展优势,在河口投资兴业多年的云南润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林对河口的热爱溢于言表。
近年来,河口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行“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创新发展模式,为民营企业发展赋能。自红河片区落地以来吸引经营主体7200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6.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2.3亿元,翻了4.7倍。
“民营经济占河口GDP比重超66%,是河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杨庆认为,经营主体扩围,生产总值倍增的背后,是河口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成效,是河口优势资源兑现的具体体现,是河口边民互市、民企发展的有效驱动。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河口县民营经营主体登记数16493户,主要服务河口资源、口岸、园区“三大经济”。其中,进出口外贸民营企业1163家,完成外贸进出口103.5亿元,民营企业已成为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
产业赋能 民营企业助力边境幸福村建设
图为河口县河口镇八条半小组一角(河口县工商联供图)
初冬,走近河口县河口镇八条半小组,青山绿水畔,一个集休闲泳池、观光栈道、枕木广场、游客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映入眼帘。沉浸村中,咖啡馆、烧烤、民宿一应俱全。
据介绍,经过政府统筹规划、民企入驻发展,曾经的八条半小组“旧貌换新颜”,成为滇越米轨休闲观光文体旅度假村,也成为文体旅融合型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从今年3月份运行至今,八条半已接待游客6万人次。”河口远景国际旅行社部门经理陶英介绍,凭借自然风光、边境文化等不可复制的优势以及数十万过境游资源,八条半小组旅游产业不仅让村民有了奔头,也让企业迈出了新路子。
八条半小组的蝶变,只是民企赋能河口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守边、护边,要守住群众的心,护住群众的幸福成色。”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王忠华介绍,近年来,民营企业充分响应“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进一步夯实了边境村的“幸福成色”。
据了解,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河口各个边境民族村寨立足村情,探索热区特色产业,依托优势民企,打造百香果、香蕉、鲈鱼等“一村一品”,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15个抵边行政村(社区)158个自然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全面焕新。
“百年商埠,民企有为,未来河口,民企大有可为。”杨庆表示,民营企业为河口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开放的河口,也将以优质的服务、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民企发展助力。(钱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