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 单玮怡、刘向
近日,“丝路明珠”杜伊斯堡-上海电影周开幕式在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玛丽安门剧院隆重举行。作为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杜伊斯堡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中欧班列在西欧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高的节点。
释放物流枢纽潜力
2011年3月,由重庆驶向杜伊斯堡的第一趟中欧班列,开启了横贯亚欧大陆的“新丝路”和亚欧跨境运输的新格局,也为杜伊斯堡面向国际物流城市的转型之路增添新动力。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倡议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中欧班列不断取得新发展,为杜伊斯堡等沿线城市和地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更为中欧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民心交融做出贡献。
图为3月28日在德国杜伊斯堡一处货运场站拍摄的集装箱。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交通与物流系主任贝恩德·诺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欧班列带来一种更为平衡的运输方式,相比海运和公路运输大大节省转运时间,同时价格比空运更低。他认为,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快速高效的中欧班列为企业带来了商机,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富货品,促进中国与欧洲更好地互联互通。
根据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最新数据,连接中国城市与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运输时间为12至18天,每周约有60列中欧班列抵达杜伊斯堡,班列上的货物再被运往国内海港或欧洲邻国。
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运营官拉斯·纳恩豪斯表示,中欧班列是一个成功且有竞争力的“一带一路”项目,迄今为止取得了丰硕成果。“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欧中之间的铁路贸易有30%是通过杜伊斯堡港完成的。”展望中欧班列的前景,纳恩豪斯说,“我对未来充满乐观,希望可以继续加深与中国的合作”。
释放活力造福民生
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说,中欧班列双向重装列车往来频繁,带动百余家贸易和物流领域的中国企业落户,为当地带来蓬勃生机,相信这将为双方互利共赢合作注入持久动力。
在杜伊斯堡,昔日的钢铁工厂变为川流不息的物流仓库,中欧班列将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运到曾经堆满煤炭的码头,再经由公路或内河航运发送至欧洲各地。这支来自东方的钢铁驼队带来了丰富货品和发展机遇,也为当地就业增添更多岗位,助推杜伊斯堡成为欧洲物流与贸易重要枢纽。
作为落户在杜伊斯堡的上百家中国企业之一,渝新欧德国分公司在此建立了中欧班列中唯一拥有产权的海外仓。托马斯·克拉伊尼基是渝新欧德国分公司的一名德国籍员工,负责海外仓货物装卸和仓库整理。“我从一名短期装卸工转正为长期员工,刚入职时我已经52岁,在这个年纪很难再找到这样稳定的好工作了。”克拉伊尼基说。
“我是从2019年9月开始在渝新欧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克拉伊尼基说,他见证了班列上的货源品类愈发丰富,如今从家居用品、机械零件,到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一应俱全。
快速高效的中欧班列为企业带来了商机,促进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让克拉伊尼基感觉工作越来越充实。明亮宽敞的仓库内,克拉伊尼基熟练操作叉车,将中欧班列的密封货品整齐码放。
他说:“希望这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我很想留在这里工作直到退休,一直干到老。我期待、也相信中欧班列还将造福更多的企业和民众。”
发展成果惠及周边
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如今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也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带来的联动效应可以大幅增加商业活动,为德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重要过境点和货物集散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诺合说。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每年的5至9月是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的收获季节,成熟的金黄色小麦被送到当地的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经过深加工后,一袋袋面粉便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驶向中国西安。
中欧班列不仅为企业带来商机,也改善了哈萨克斯坦当地民众生活。北哈州农场主努尔兰·拉希姆扎诺夫说,中欧班列的运行让农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都有了保证。如今,他的农场农作物播种面积从原来的600多公顷扩大至2万公顷。
诺合说,中欧班列作为运输方式和贸易载体,在源源不断为沿线国家运去中国优质商品的同时,还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物流仓储行业发展、就业岗位快速增长,成为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推动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中铺就的“新丝绸之路”,就像一条连接不同地区的纽带,诺合说,他期待各国、各参与方一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因为这为沿线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