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经济分析师张璐曦、新华社雅典分社记者陈刚
比雷埃夫斯港(简称“比港”)是希腊最大的港口,也是地中海领先集装箱港口和欧洲第三个邮轮母港、第一大渡轮港口以及地中海重要的汽车船中转港和修船中心,对希腊经济、区域贸易和当地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2002年比雷埃夫斯港务局与希腊政府签订了为期50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依据该协议对比雷夫斯港进行经营。2016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公司(简称“中远海运”)投资3.685亿欧元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务局67%股权,将其改组成为中远海运比港公司。
多年来,中远海运在比港项目的运营中积极融入希腊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跨文化传播,妥善处理与工会的关系,增强了中企在希腊当地社会的影响力、公信力,为项目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推动中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心联通”。
妥善处理应对工会诉求,防控工会风险
如何与工会进行交涉、沟通,是实现比港高质量发展探索实践的工作重点之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比港三大修船工会以“ME10-汽车码头的扩建工程”和“ME11B-修船厂及修船区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强投项目的施工建设导致修船设施资源减少为由,阻挠工程施工导致比港项目建设受阻,向中远海运比港公司提出不合理要求,并向希腊政府相关部委、个别国会议员和少数其控制的媒体散布不实言论。
对此,中远海运比港公司采取“求同存异、平衡利益、合作共赢”策略,一方面以必要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强投项目整体建设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采取临时举措兼顾修船工会的利益。例如,适当调整强投项目施工步骤以减少对修船生产影响,并保证在已完工的部分码头的安全提前下,给予临时船舶靠泊修理以缓解修船泊位紧张的总体形势等。
图为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3号码头
同时,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对强投项目的作业重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投资增设修船码头吊机,协助引进更高效、更绿色环保的现代修船模式,提升比港修船产业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效率,使比港修船码头有能力为更多船舶提供工程量更大、附加值更高的服务,为当地修船产业带来更多的增量业务和效益。
最终,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协同相关部门,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落实每项具体工作,并与修船三大工会进行多轮会谈,最终达成共识,相关修船工会书面致函承诺不再阻扰工程施工。
拓宽跨文化传播范围,增强国际影响力
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如何融入当地,扩大海外声量,增强国际影响力是重要一环。据介绍,一方面,中远海运比港公司结合本地公关公司的研究调查和专业把控,有的放矢的加强与当地主流媒体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主动积极与当地媒体、记者、研究机构、智库进行广泛合作,不断提升形象建设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同时,与更多的当地社会友好人士建立联系,不断提高公关宣传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制定了全面的宣传策略,协同希腊本地专业公关力量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有影响力的论坛组织,深入拓宽对外关系。借助国际及当地对国际性论坛的舆情关注点,避免“以我为主”,采取“入乡随俗”视角,增强话题度及传播力。2023年,在第七届“波塞东海洋旅游论坛”、第八届“德尔斐论坛”上,主动展示了中远海运集团全球化形象和比港项目经营建设成果,推介了比港的港口专业综合服务能力,阐述了比港数字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比港。
目前,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已在脸书、推特、领英、照片墙、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希腊语、英语账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相互补充的方式,及时发布公司要闻及比港在当地文化传播活动开展情况、参与者的感受等内容,并与受众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良性互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以人为本融入当地,促进两国人民“心联通”
在企业内部,中远海运比港公司依托多种多样的文化项目加强形象宣传,助力中希文化交流。据介绍,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重视以人为本,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在中国、希腊传统节日时,会举办节日主题庆祝活动和慰问活动,向公司员工和当地社会展示比港项目持续高速发展的正面形象。中远海运比港公司还注重员工价值培养,通过“中国书架"项目以图书的形式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以文聚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价值认同。通过增进公司和当地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发展和文化融合。
面向公众,中远海运比港公司仅在2022年就举办了十余场企业开放日,向高校师生、社会组织、当地中小学生宣传介绍比港。同时,积极落实国资委跨文化专项工作计划,协助翻译出版希腊著名小说《数星星的孩子》、参加中希文化旅游年相关活动。中远海运比港公司与中国驻希使馆、当地华文机构、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天涯共此时——比雷埃夫斯国际美食节”,为当地民众提供全方位了解中国的平台。
自运营比港以来,中远海运比港公司坚持国际化经营和合规经营,与当地社会共享港口发展成果。据统计,比港项目直接创造3000逾个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岗位逾10000个。还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捐赠等方式支持当地文化、教育、医疗体育事业发展;通过场地出让方式赞助支持希腊文化体育部建设“希腊水下博物馆”,促进两国文化互鉴,造福当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