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历史名城奏响中巴两国人民合作新乐章

©原创   2024-08-15 10:24   赵焱

新华丝路巴西圣路易斯8月15日电(记者赵焱)一首欢快热烈的《北京喜讯到边寨》当地时间13日晚拉开了“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的序幕,在巴西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之一—马拉尼昂州首府圣路易斯市的阿尔图尔·阿泽维多剧院里中巴两国人民在音乐声中感受文化的交融。

248785183720124417.jpg“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在巴西圣路易斯上演。(新华社记者赵焱 摄)

年仅8岁的小姑娘玛利亚·克拉拉在开场前一个半小时就搬着小板凳在父母的陪伴下排队等候入场,她告诉记者剧院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有每个月演出的日程表,她看到这场与中国有关的音乐会就希望父母带她来看,因为总听到周围的人说中国,生活中也总有中国元素,她平时喜欢音乐和美术,特别想了解中国的音乐是什么样,希望长大后也能去中国看看。

在圣路易斯经商的华侨刘文权店铺关门后就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赶往剧院,他说自己作为马拉尼昂华人商会的负责人之一下班后经常会有社会活动,家人通常不出席,但这一次的音乐会家人们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要来观看。“我们圣路易斯距离圣保罗、里约等大城市远,很少有中国文化活动,机会难得,我们一定不能错过”,他说。

248785190099660801.jpg“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在巴西圣路易斯上演。(新华社记者赵焱 摄)

圣路易斯是一座历史名城,1997年中心地区的老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文化遗产名录,当地人对文化和艺术有着特别的热爱。音乐会期间《苗族舞曲》《新春序曲》《茉莉花》等中国名曲与巴西本地音乐家创作的乐曲交织呈现,这些两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乐曲让台下观众深深共鸣,演出在一首波澜壮阔的《我的祖国》中结束,观众们起立鼓掌、欢呼。

马拉尼昂联邦大学的法比亚娜·莫拉不久前从一个该州与中国湖北省的15天交流项目中归来,她有一个中文名字叫“茉莉”,演出结束后她告诉记者:“虽然我还不能说中文,我不知道每首曲子的中文名字,但我能够感受到乐曲中的欢快的气氛,特别是听到那首《茉莉花》,我去中国交流的时候就听过,而且我的中文名字也叫茉莉,让我觉得特别亲切,也又想起了在中国的日子。”

248785195711639553.jpg“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在巴西圣路易斯上演。(新华社记者赵焱摄)

音乐会是由巴西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爱乐乐团演奏的,音乐会已经在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纳塔尔、累西腓等地上演。乐队指挥安德烈·莫尼斯每一次演出都很投入,几支曲子下来已经大汗淋漓,但他一次更比一次被这些乐曲感动。

莫尼斯说:“从今年2月起我们开始排练,我总是认为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的,我们在排练前对每首曲子做了调研,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的戚楠老师帮助我们很多,现在每一次演出我都更深地了解一次这些曲子表达的内容。音乐是有魔力的,我们看到所有观众也能够很快进入音乐表达的情绪中,让两国人民迅速解除了沟通障碍。”

248785198475685889.jpg中国驻累西腓总领事兰和平在“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活动上致辞。(新华社记者赵焱 摄)

本次音乐会由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和马拉尼昂州政府共同举办,中国驻累西腓总领事兰和平在音乐会前的致辞中表示:“在中巴建交50周年日即将到来的特殊时刻,我们在此以音乐为媒介,搭建起沟通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音乐无国界’,能跨越文化和语言,但又植根于不同文化土壤中,诠释了每个国家及不同地区独有的文化基因,在相互欣赏、相互交融中绽放出多彩魅力。”

248785203114586113.jpg中国驻累西腓总领事兰和平(右四)与马拉尼昂州政府代表、演员代表在“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巴西东北部中巴音乐巡演(圣路易斯场)”后合影。(新华社记者赵焱 摄)

兰和平希望,通过中巴两国共同谱写的华美乐章,彰显过去50年结下的友谊硕果,开启中巴下一个“黄金50年”合作新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