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拓展老挝市场须稳步前行

©原创   2024-09-11 14:38   马淮钊, 赵旭

新华社万象分社记者 马淮钊、赵旭 

作为202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经济复苏的表现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面对高通胀、信用评级下降以及外汇储备缩水等经济挑战,老挝财政部和央行已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稳经济。特别是在今年8月,老挝央行与15家商业银行合作,建立了集中外汇市场平台,优化对民生必需品进口的外汇管理和储备机制。

中国作为老挝第一大出口国和投资来源国,早在十余年前就开始在老挝金融市场布局,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提升我金融业国际话语权贡献了中坚力量。记者广泛调研在老中资银行,发现中老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为中资银行在老挝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增长点,但仍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跨境电子支付系统努力赢得老方信任

中国的跨境电子支付系统在老挝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自2012年,老挝中央银行利用中国的援助资金,着手建设了本国金融交换清算统一网络平台。这不仅加深了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为中国支付系统在老挝的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中国银联、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老挝央行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共同开发了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Laotian National Bank Card Payment System),支持跨行转账、网上交易、移动支付等多种金融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成为老挝人民币清算行以来,老挝政府积极鼓励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这一政策大大促进了中国支付系统在老挝的进一步拓展。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老挝有望深化金融合作。老挝人民币清算行的运营将持续提升两国的资金循环质量,带动技术、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动。

金融创新助力中老关键领域跨境合作项目

尽管老挝的金融市场发展相对缓慢,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亟待提升,但中老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项目为中资银行在老挝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新增长点。近年来,伴随产业转移的浪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资银行积极参与老挝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在老挝的金融服务网络,为两国的重大合作项目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持。

中资银行在老挝的负责人透露,在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背景下,中资银行在老挝的发展特色日益凸显,国内集团对当地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以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为例,其为支持基础设施、新能源、制造业、矿业等关键跨境投资项目,推出了覆盖项目全周期、全产业链的贷款融资产品,并跟踪中资企业的发展诉求,不断创新账户结算服务,设立海外融资资本金等。类似的金融创新案例已有很多。

自2017年起,老挝政府鼓励外国金融机构在老挝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合资企业,为中资银行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境外贷款本外币一体化管理”的新规,在老挝的中资银行享受到双边政策带来的市场红利。业内人士认为,中资银行在老挝开展的账户监管、资金托管、结算清算、外汇交易、贷后管理及担保受托等综合代理业务,以及为高端客户和中资企业员工提供的个人金融服务,有望在老挝金融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老挝本地银行及其他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跨境电商和跨境支付方面优势明显,能够为老挝客户提供较为成熟和全面的跨境交易平台结算和支付解决方案。

中资银行风险应对能力持续经受老挝市场检验

老挝近年来因面临较大的外债归还压力,外部评级下降,老挝政府收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渠道。短期内,这种外部环境可能对老挝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中资银行在老挝的商业贷款暂未将财政预算资金作为主要还款来源,部分商业贷款的担保措施可能涉及政府财政收入作为次要还款来源。只要项目本身具备良好的现金流生成能力,在正常情况下,信贷风险是可控的。然而,目前部分贷款项目确实遇到了现金流周转不理想等问题。

此外,老挝基普的汇率波动较大,这可能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造成汇兑损失,给中资银行的跨境业务和外汇交易带来汇率风险。目前,中资银行在老挝的运营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系统性风险,对从业者的账户监管和融资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老挝的中资银行普遍认为当前风险基本可控。中资银行代表指出,老挝的外汇管理政策及其实施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当地外汇储备的充足性。外汇储备的稀缺性导致老挝政府在偿还外债、企业偿还外币贷款时面临较大的汇兑困难。不过,老挝央行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强制结汇等以增加政府的外汇储备,并对当地市场的支付交易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预期将产生正面影响。但中资银行仍需密切关注汇率和利率变化,深入研究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以有效管理汇率和利率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