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 邵莉
今年以来,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又称“中间走廊”,是中欧班列的南线通道)货运量明显增长。欧盟出于地缘政治风险的考虑,也在加紧联络中亚各国大力推动这一连接欧亚大通道的建设。然而,随着海运价格的明显回落,中欧班列跨里海运输的稳定增长仍面临巨大挑战。
来自哈萨克斯坦交通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同比增长70%,达到340万吨,其中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两倍达到34600标箱(20英尺)。年初以来,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过境量增长了20多倍。阿塞拜疆铁路公司董事长罗夫尚·鲁斯塔莫夫9月宣布,已有超过210列集装箱列车、逾42万吨货物通过跨里海通道从中国到达或过境阿塞拜疆。预计全年开行量有望达到300列火车,相当于约3万标准箱的货运量。
图为6月26日,货轮停靠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集装箱码头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新欧”)运营中心主管胡拉拉介绍,今年1月以来,该公司南通道运输已经实现常态化,主要需求来自土耳其、阿塞拜疆等通道沿线国家,而夏季以来欧盟国家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据介绍,渝新欧开行的从重庆出发,跨越里海通道,经土耳其的班列,历时40多天在8月初抵达了德国杜伊斯堡,并实现了双向货运的贯通。
今年5月以来随着海运集装箱价格意外暴涨,过境俄罗斯的中欧班列集装箱运量大幅回升,但去回程运量失衡严重加剧,带来运力紧张成本显著上升,导致部分承运商转向跨里海通道运输。
德国的中欧班列承运商、跨欧亚班列运营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万旭表示,该公司已将原来在欧洲服务中欧班列北线的车板调往跨里海通道。公司今年承运的第一列南通道班列于8月14日从西安发车,经黑海在保加利亚登陆进入欧洲,已于9月13日中转抵达了德国杜伊斯堡和汉堡。目前西安的班列已定期开行。
俄乌冲突、红海危机相继爆发后,跨里海运输走廊对欧盟的战略意义显著提升。今年1月底,欧盟-中亚交通互联互通投资者论坛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在论坛上,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宣布,欧盟和国际金融机构承诺投入100亿欧元沿着跨里海运输走廊建立一条欧盟-中亚的快速货运通道,该路线的目标是货运时效只需15天。
6月中旬,欧盟委员会和哈萨克斯坦跨里海运输走廊协调平台启动。10月初,欧盟和土库曼斯坦在阿什哈巴德启动了跨里海运输走廊协调平台。
近日,欧盟委员会负责中部走廊的工作组召集包括德国邮政旗下的敦豪快递(DHL)等在内的物流巨头和有关专家就改善跨里海通道运输条件和相关支持政策进行了内部研讨。2024年底,由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成立的多式联运公司,将作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单一运输运营商正式开始运营。哈方还表示,欢迎土耳其在明年加入该机构。
国际咨询机构安永的专家指出,尽管跨里海运输走廊正在获得巨大的政治和资金支持,但仍面临严峻的成本和效率挑战。
根据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分析,中亚交通基础设施需要大约185亿欧元的投资。随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到2040年,中转集装箱量可能会增加到13万标准箱。这一数字仍远低于过境俄罗斯的北线通道。
在中欧班列往返欧洲的北通道上,目前近96%的集装箱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的运输走廊进出。三国国家铁路公司于2014年11月合资成立的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负责中欧班列途经三国主要路段的运营。来自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显著下降后,该公司今年前7个月过境的中国-欧洲-中国集装箱运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据了解,2021年,中国-欧洲铁路双向集装箱运量占该公司总量的91%;俄乌冲突爆发后的2022年和2023年,中欧间的运输量占比分别下降至60%和30%左右。2023年,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双向运量占比达六成以上。然而,红海危机爆发后形势再度扭转,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双向货运量占比逐步回升至50%左右。
但是这种运量的回升却是极不均衡的。据德国的中欧班列承运商介绍,中欧班列运量的回升主要是中国-欧洲去程集装箱运量的激增,而受欧盟不断升级对俄罗斯制裁的影响,欧洲-中国回程运量则仍在下降中。以往去回程集装箱运量比约为2:1,现在甚至扩大至6:1。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二季度欧洲-中国的集装箱运量不仅同比下降,环比也下降9%。
货流结构的显著变化不仅带来了货运成本的上升,也影响了效率。首先是中国方面集装箱箱源短缺,导致租赁成本急剧上涨,其次是车板出现短缺。过去几个月,不少集装箱班列未按期开出始发站,部分口岸出现拥堵。
波兰瑞亚未来物流公司总经理莫伟杰说,北线的拥堵刺激了南线的需求,但南线仍旧面临运输路线和时间更长、基础设施不完善、通关与协调成本高等短板的制约。
目前这条通道的运输时效最快也要30天左右,而且很容易受天气影响停运。因此,一旦海运价格大幅回落并长时间维持在低位,班列承运商就不得不退出南线市场。事实上,目前中国至欧洲的海运集装箱价格已从今年7月中旬的峰值下跌60%,回落至4月中旬本轮价格暴涨前的水平(约2000美元/标箱)。随着海运价格的快速回落,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中国至欧洲班列承运商已经出现揽货困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