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正式获批

2024-12-12 14:08   四川日报   宁宁

12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由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建设的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近日正式获得科技部批复。这是四川新增的又一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围绕这一联合实验室为何建、如何建、将用来干什么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实验室主任尧德中。

基于优势、基础以及需求建设

为何要建设联合实验室?尧德中认为,这是基于双方的优势和基础以及需求。

2015年6月,尧德中跟随国家发展改革委代表团前往古巴访问交流。在代表团的见证下,中国—古巴神经科技转化前沿研究联合实验室签署成立。

“这是联合实验室的雏形。”尧德中说,在这一协议框架下,双方科研人员互访流动提速,包括吸引世界定量电生理技术奠基人之一、古巴著名脑科学家裴德乐前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双方的科研、教学、人文、产业等交流合作进一步展开。

“尤其是近年来双方的合作取得不少成绩,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尧德中说,此前古巴方面过来考察,发现双方的研究互补性很强,认为双方接下来的交流合作应该系统化,因此有必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来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

2023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与古巴生物医药集团签署共同推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协议。同年6月,古方发出支持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信函;7月,电子科技大学与古巴神经科学中心签署共建协议。

聚焦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研究

此前,我国脑科学领域已有中国—匈牙利脑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为何在这一领域还要建设联合实验室?

尧德中解释,前者偏向生物医学领域,此次新建的中国—古巴神经技术与脑器交互“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偏向信息科学,属于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也是工程技术类实验室。

这个联合实验室用来干什么?尧德中介绍,联合实验室聚焦脑与信息科学交叉前沿领域,发展脑器交互理论及其依托的神经技术,并推动在公共脑健康领域中的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脑科学方面交流合作,进一步夯实脑信息国际合作网络,瞄准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高水平的脑信息研究中心。

细看研究方向,包括神经技术、脑器交互、类脑智能等方面。其中,脑器交互研究是重点。“它涵盖了当下大热的脑机接口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研究大脑与器官的交互,并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尧德中说。

从内容上说,脑器交互研究将通过采集大脑神经信号、心电等外周器官生理信号,了解大脑与外周环境的互动、与计算机的交互以及与心脏等器官的交互,并借助这些交互,来研究神经精神疾病与外周脏器异常等。

从概念上讲,10多年前尧德中等首倡脑器交互概念。目前,这一概念已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包括实验室创办了国际认可的专门期刊,举办了多个国际会议和论坛,以及相关内容被纳入精品课程等。可以说,实验室的筹建过程,也是脑器交互方向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着力解决神经系统疾病问题

尧德中表示,未来联合实验室可结合具体的脑功能与脑疾病问题,并与控制科学、智能科学等结合,发展交互理论、建立交互方案、构建交互系统,并进行应用示范和产业转化;研发神经信息采集关键技术,推出相关系统与装备;发展脑成像和数字孪生脑技术,提升现有智能技术的类脑水平等。

此外,联合实验室还将着力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神经系统疾病问题,即伴随老龄化的大脑病理性老化、全球面临的重大神经精神疾病问题。“脑神经系统疾病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疾病,只要能发展一小步技术,人类都将大大受益。”尧德中说。

新建联合实验室将给四川带来什么?尧德中认为,对四川来说,这不仅意味着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可以在总结古巴发展生物医药经验的基础上,为四川乃至全国生物医药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1月中旬,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建设。其中,“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合作平台将是中心建设的众多支撑点之一。“联合实验室与中心体系内的机构目标相近,未来还将与其他机构一起,为川渝两地提供技术服务和科学支撑。”尧德中说,这一领域发展才起步,空间大、潜力足,希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看到有价值的新成果问世。(记者 宁宁)

(原标题:这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干什么的?聚焦前沿领域 为人类“探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