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美总分社记者 缪培源
2024年,拉美地区经济展现一定韧性,但高通胀、自然灾害等仍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地区主要经济体增速分化明显。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或给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经济带来挑战。南共市-欧盟自贸协定谈判结束并有望签署,或将给南共市国家带来重要机遇。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对华经贸合作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增添重要动力。
拉美主要经济体增速分化
世界银行10月发布报告,预计2024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1.9%,2025年增速将达2.6%。报告说,该区域展现出较好增长前景,但增速仍低于全球及历史平均水平。地区经济增长主要由私人消费驱动,但投资不足制约生产力提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2024年12月发布的报告称,2024年巴西经济增长3.2%。尽管年初大豆等农产品受到南部洪水、北部干旱等极端气候影响,产量大幅下跌,拖累了经济增速,但在内需和宽松财政政策推动下,巴西第二、三季度经济表现强势。然而,经济过热带来的高通胀正成为巴西央行棘手的难题,年通胀率接近5%。
由于美国利率水平高企,加之巴西财政赤字存在上升风险,巴西货币雷亚尔今年持续走软,12月已跌至历史低点,2024年累计对美元贬值超过20%。汇率下跌增加巴西进口成本,加剧通胀问题。为干预汇率并控制通胀,9月以来,巴西央行已连续三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至12.25%。
经合组织12月将墨西哥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4%,远低于2月预测的2.5%。经合组织的报告认为拖累经济的主要因素是,墨西哥司法改革带来不确定性,国内外投资者信心减弱。上半年,墨西哥“超级比索”势头延续,但6月初大选结果公布至11月末,墨西哥比索持续走软,对美元贬值超过15%。
据经合组织预测,阿根廷经济2024年萎缩3.8%,但2025年和2026年增长率有望分别达到3.6%和3.8%,显示出复苏潜力。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3.9%,标志着该国经济正式走出衰退。
拉美经济外部因素增多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或将给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经济带来挑战。在上一任期内,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移民政策和“美国优先”等已对拉美经济造成冲击。特朗普此前在社交媒体上说,他上任后将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25%关税,引发墨西哥不满。
2024年12月,持续20余年的南共市-欧盟自贸协定谈判结束。如果该协定顺利签署实施,将产生一个覆盖7亿多人口的自由贸易区,欧盟和南共市之间大部分商品贸易的关税将减免。分析人士认为,这或将给南共市国家带来重要机遇,但面对拥有规模经济和先进技术优势的欧洲工业产品,南共市国家的制造业也将面临冲击。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的专家毛里西奥·卡德纳斯认为,特朗普提出的减免国内企业等的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政策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增加,将导致高通胀、高利率时间持续更久以及美元走强。这将减少拉美地区的资本流入,导致当地货币贬值和利率上升,让本已严峻的拉美经济增长前景更加黯淡。
2026年,美墨加协定面临续签审议。经贸界人士推测,美墨加三方可能会重新谈判协定条款。此外,美国与智利、哥伦比亚、巴拿马、秘鲁等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可能受到影响。
中拉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中拉经贸合作助力拉美经济发展。拉加经委会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拉货物贸易额达到427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也是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国与拉美多国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5月,中国-厄瓜多尔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此外,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同秘鲁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目前,中国在拉美已有5个自贸伙伴。
中拉继续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024年11月,秘鲁钱凯港举行开港仪式。墨西哥经济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雷纳托·巴尔德拉马说,该项目是体现中国与世界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的生动案例,展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助力秘鲁现代化。这些基础设施将为秘鲁及整个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促进互联互通。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发文指出,钱凯港不仅会帮助秘鲁和智利向以中国为主要目的地的亚洲国家出口铜等矿物,随着修建通往东部的铁路项目推进,该港口还将成为巴西农产品、金属和矿物的主要出口点。
此外,中国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链为拉美绿色发展转型提供更加经济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光伏产业领军者,中国正积极参与拉美国家光伏电站建设,助力能源转型。2024年6月,国家电投海外大规模光伏项目群在巴西建成,帕纳蒂和马兰加图两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38兆瓦,每年能为数以十万计当地家庭提供清洁能源。
比亚迪、长城汽车、宇通等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在拉美地区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智利交通电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在首都圣地亚哥近7000辆公交车中,2480辆为纯电动车型,均为中国制造。智利首都公共交通局局长葆拉·塔皮亚表示,交通电动化不是能轻松实现的目标,但是智利与中国的合作正使它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