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深度布局泰国面临激烈竞争

©原创   2025-02-06 10:38   高博

新华社曼谷分社记者 高博

泰国是东盟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中国新能源车企近年来纷纷布局泰国,从过去单纯的产品出海加速向品牌出海、技术出海和产业链出海转变。中国车企在泰国投资建厂,不仅加快了自身全球化布局,也促进了泰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受泰国经济下行、整体汽车市场低迷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车企在泰国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

泰国正成为中国车企投资出海的热土。2024年7月,比亚迪泰国工厂和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先后竣工投产。事实上,中国车企出海泰国最早要追溯到上汽集团。2012年,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在泰国投产和销售名爵品牌汽车。长城汽车进入泰国的时间也较早一些。2020年,长城汽车收购美国通用汽车位于泰国罗勇府的制造工厂,投资226亿泰铢(约合人民币47.2亿元人民币)进行改建,于2021年6月正式投产。

近年来,泰国大力拥抱电动化。根据泰国政府此前出台的“3030政策”,在2025年时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2.5万辆,到2030年时达72.5万辆,占其汽车产量的30%。泰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包括提供购车补贴,大幅下调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及消费税,免除电动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项目若干年的企业所得税等。

泰国政府旨在通过促进汽车向电动领域转型,成为地区和全球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在一套政策“组合拳”的吸引之下,对东南亚市场有意的中国及跨国车企纷纷奔赴泰国。第41届泰国国际车展上,中国参展品牌占据展馆“半壁江山”。根据车展主办方数据,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车展期间,比亚迪以6917辆的订单销量位居第二,在电动汽车销量中位居榜首;广汽埃安、上汽名爵、长安深蓝、长城、哪吒等中国车企订单量都突破2000辆,位于排行榜前十。

日本丰田、本田等汽车品牌在泰国已经深耕60余年,过去的几十年间泰国市场几乎等同于日系本土市场的延伸。泰国国际车展可谓是东南亚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从车展可以看出,中国车企正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在泰国正撼动日系车的核心地位。

泰国电动汽车协会副会长素罗·桑尼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布局泰国市场,一方面让泰国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先进技术,将助力泰国形成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同时还将促进当地就业。

受经济下行、家庭债务高企等因素影响,2024年以来泰国车市整体并不景气。中国品牌在泰国市场主要涉足电动车领域,畅销品牌前十名中中国品牌占据七席。泰国知名汽车媒体Auto life的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电动汽车市场也呈放缓趋势,据统计,2024年泰国电动车注册总量为70137辆,同比下降8.1%,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对于进军泰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市场空间未有显著增长,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一是需求不足,泰国汽车行业供大于求的情况愈发明显,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据不完全统计,上汽、长城、广汽、奇瑞、长安、比亚迪、哪吒等7家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或正在建立生产基地,累计产能预计在60万辆左右,仅中国车企的累计产能已远超泰国本土市场需求。在市场持续低迷的局面下,部分车企陆续在泰国汽车市场开启低价促销。面对市场不景气和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日系车企在泰国的价格体系也有所松动。

二是电车补贴政策变化,库存压力进一步增加。2024年前,泰国政府针对车价在200万泰铢以下、电池大于30kWh的乘用车,可以申请15万泰铢的现金补贴和6%的消费税减免,但规定这些现金补贴和税费减免必须全部转移给泰国本土的购车消费者。同时,泰国政府要求车企每销售一辆享受补贴的进口电动车,就要按照1:1的比例进行当地补偿生产,即进口一辆车就要在当地生产一辆车。2024年1月,泰国政府出台新一轮电动车补贴政策,把电池容量的要求从30kWh提高到了50kWh,补偿比例从1:1提高到1:2或者1:3,车辆补贴金额则由原来的15万泰铢下降到了5万-10万泰铢。

三是本土生产要求提高,投资压力进一步增大。泰国政府曾明确,享受电动车补贴的车企,零部件本土化率应不低于40%,且允许进口电芯按照15%的比例视同本土生产。但由于泰国政府希望进一步加大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根据泰国电动车委员会的最新规定,进口电芯抵充15%本土化率的政策将于2025年到期,并且不再延期,导致电池及其他零部件本土生产比例要求和覆盖面大幅提高。

鉴于当前泰国本地新能源配套相对比较薄弱,且尚未有电芯企业在泰国投资生产,在短时间内实现40%以上零部件本土生产的难度较大,投入产出的经济性不足。未来几年必然面临增加大额投资或实施提高本土生产的方案,将对企业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车企要吸取中国品牌摩托车出海的经验教训,不打价格战,建立协同机制,避免“同质化”竞争,要走“差异化”路线。同时,要不断做技术提升和产品创新,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维护品牌形象,主动融入当地市场、当地社会经济形态和产业生态。泰国消费者已经形成了贷款买车消费习惯,需要争取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此外,一些在泰国建厂生产整车的中国汽车品牌,将其打造成电动汽车出口中心,将泰国作为突破口,向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右舵车市场输送整车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