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在法国艺术家沙龙展现包容与创新

©原创   2025-02-20 09:54   张百慧

新华丝路巴黎2月20日电(记者张百慧)当地时间18日晚,法国艺术家沙龙中国艺术家邀请展在位于巴黎塞纳河畔的大皇宫展览馆开幕。展览汇聚20余位中国艺术家创作的绘画、雕塑、摄影、艺术装置等多种形式作品,以丰富的艺术语言诠释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开放包容与创新精神。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法国艺术家沙龙是国际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今年,法国艺术家沙龙中国艺术家展区的参展人数较去年将近翻番,其中包括林容生、王辅民、郭子良等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的作品。

317291958089445377.jpg

2月18日,嘉宾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法国艺术家沙龙中国艺术家邀请展上欣赏作品。(张百慧 摄)

法国艺术家沙龙主席布鲁诺·马德莱娜在开幕式现场对记者表示,今年,中国艺术家展团“表现出更大的活力”。一些艺术作品中对现代和西方元素的运用证明“中国文化立足传统、追求创新”,其中一些数字艺术品的出现更标志着“通过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品首次正式亮相(法国艺术家沙龙)”。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中国参展作品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主题、西方技法、人工智能技术等元素的结合。其中,由艺术家蔡小松创作的水墨作品《鲲》悬挂于中国艺术家展区的外墙,该作品借助中国经典名篇《逍遥游》中的动物形象致敬法国巴黎这座“艺术之都”的开放包容;以外交官身份走访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画家王盈以中国传统水墨绘制了异域风光;善于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法与西方色彩分割理念相结合的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专业委员会研究员林容生在作品中展现出具有当代性的山水画新语言……

317291963412017153.jpg

2月18日,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法国艺术家沙龙中国艺术家展区,参观者走过艺术家蔡小松创作的水墨作品《鲲》。(张百慧 摄)

与此同时,展览选送多位艺术家通过人工智能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紧扣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代主题。例如,艺术家北邦创作的视频短片《怪诞肖像馆》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语言描绘末日废土中的人类群像,探讨个体与环境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人类在绝境中的坚韧与重生;艺术家孔万修以中国青绿山水画为“底色”创作出的视频短片《余物山川》旨在表现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引发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法国画家、泰勒基金会主席让-弗朗索瓦·拉里厄在参观中国艺术家作品后对记者表示,邀请中国艺术家参加这一国际沙龙是一个“丰富彼此认知”的过程,既可以促进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可让中国公众走近欧洲当代艺术。“这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展团,我认为我们需要继续与中国艺术家进行对话。”

317291968151580672.jpg

2月18日,嘉宾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法国艺术家沙龙中国艺术家邀请展上欣赏数字艺术作品。(张百慧 摄)

自2006年以来,法国艺术家沙龙与独立艺术家沙龙、对比沙龙等共同组成“艺术之都”国际艺术沙龙展,为新老艺术家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今年,“艺术之都”国际艺术沙龙展汇集画家、雕塑家、摄影师、建筑师等2000余名来自不同背景和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参展,于2月19日至22日对公众开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