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塔什干分社记者 李奥
乌兹别克斯坦扎法拉巴德220千伏数字变电站项目即将投入使用。该项目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吉扎克州,是由中企承建的该国首个220千伏数字变电站。
项目经理徐峰说,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电气”)于2021年中标该项目,由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执行团队负责执行。作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的又一成果,此项目得到乌方各级部门高度重视。
据悉,数字变电站项目的核心设备是两台250兆伏安自耦变压器,由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生产,将从上级电网接入的220千伏电压降压至110千伏,再输送至当地用户。
项目工程师董寅亮说,该变电站采用先进的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基于IEC61850通讯规约,通过光纤收集变电站的智能化电子设备的信息,并将各类信号向调度中心发送。相比传统变电站,这一系统大幅减少了维护人员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运维的安全性和效率。在紧急情况下,网络监控还能迅速定位故障并直接调节电力负荷。
董寅亮于2020年从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乌兹别克斯坦工作。他说,这是乌兹别克斯坦首个数字变电站,项目克服了多方协作、语言沟通和技术调试等挑战,通过优化配置和全面培训,最终按时完成。
董寅亮表示,投身“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以来,他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建设工作中,促进当地电力工业的发展,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本地员工朱拉别克·伊斯罗伊洛夫是数字变电站的项目工程师,他的主要职责是准备和监督文件,确保施工进度按时完成。谈到工作,他表示:“虽然工作非常繁忙,但我非常满意。我的中国同事非常专业友善,大家在工作中的配合非常默契。”
另一位本地员工奥塔别克·阿卜杜拉耶夫是项目部里的“多面手”。在施工高峰期,他承担起运输调度员的职责,协助货车司机安全抵达偏远的施工现场,并确保物资运输顺畅。无论面对何种任务,他总是积极主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在变电站投入运行后,阿卜杜拉耶夫继续与中国同事一起常驻项目地,为团队提供后勤支持。“我从几年前开始参与项目,深刻感受到中国同事的友好和负责。我们像一家人,一起解决困难,共享快乐。” 阿卜杜拉耶夫说。
项目现场经理陈志杰说,中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220千伏数字变电站项目将为当地新增400兆瓦的电力供应,使吉扎克州的电力供应增加一倍,缓解电力不足问题,提升当地供电可靠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项目的建成不仅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标志着乌兹别克斯坦能源数字化电力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谈及未来,阿卜杜拉耶夫满怀期待地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有机会去中国看看,尤其是上海,和中国同事们一起学习进步。”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夫尚·纳扎罗夫认为,中国企业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带来投资和先进技术,还推动就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升级。
受访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对交通、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改善偏远地区的经济环境,促进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