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助力塞尔维亚东部互联

©原创   2025-03-04 15:41   石中玉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 石中玉

由山东高速集团承建的塞尔维亚“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主线部分路段2月22日建成通车。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中国驻塞大使李明以及多名来自塞尔维亚政府和承建方的代表出席通车仪式,被武契奇誉为“未来之路”。它的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塞尔维亚实现与欧洲E75高速公路快速联通,打通东部地区交通瓶颈,完善塞尔维亚路网建设,更能进一步挖掘旅游业潜力、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塞尔维亚东部经济进一步发展。

“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全长约68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四车道,连接塞尔维亚波扎雷瓦茨、大格拉迪什泰、戈卢巴茨等东部城市,以及戈卢巴茨要塞城堡等著名景点,是欧洲国家路网E75高速公路的重要支线工程。项目全线共有桥梁45座、箱涵16座、立交桥17座、环形交叉口16处和快速路出入口12处。项目2021年签署商务合同并开工建设,2025年2月22日,项目31.85公里主线路段建成通车。

图为在塞尔维亚的中企承建的“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路段

该项目作为当地东部区域的主要线路,起到优化路网结构、增强道路性能的作用。在尽量减少对现有交通影响的同时,项目建设还需兼顾施工的效率和安全,这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等各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跨摩拉瓦河大桥是项目的重要节点性工程。面对桥梁水中作业施工难度大、土质含水量高、河水流速快且流量大、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复杂等多重困难,山东高速集团发挥技术优势,开创性地采用以河中临时墩替代挂篮施工的方案,加快了施工速度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组组织了突击队,倒排工期、争分夺秒,仅用一周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水中钢板桩围堰施工,成为中东欧地区深水高墩桥梁的工程施工典范,为后续桥梁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为项目的顺利竣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项目桥涵施工作业多,对预制梁生产和管涵施工进度要求高。然而,由于预制梁生产进度缓慢和管涵施工设计变更,项目面临施工断点多、施工场地受限以及高温天气等困难。项目组明确攻坚目标,召开会议划分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工程师轮班值守预制梁生产工地,盯进度、控质量;项目主要管理人员长驻施工一线,实时监督每一道工序,确保施工质量达标。项目团队还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动态纠偏机制、建立库存缓冲等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灵活调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定期评估施工进展等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的顺利推进。

此外,“多瑙走廊”快速路项目通车前夕正值中国春节,也正是塞尔维亚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为了能尽快抢通线路,在雨雪结冰的极端天气下,项目团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严寒,奋战一线,制定计划,压茬施工,全力保障施工进度。项目部与分包单位、监理、业主研讨方案,加大人员和设备的投入,配备了铲雪设备、劳保工具、抗寒物资等,为现场极端天气下的施工创造条件。增派中方管理人员,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各施工环节紧密衔接,最终实现项目阶段性通车目标圆满完成。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通车仪式上说,这条快速路是塞尔维亚东部与欧洲E75高速公路的连接点,将吸引投资并显著促进塞尔维亚这一地区的旅游业。武契奇说,“多瑙走廊”是为波扎雷瓦茨带来投资的“动脉”,让这座城市成为塞尔维亚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项目通车后将为沿线地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并显著带动旅游业发展。

李明表示,过去十几年,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一大批看得见、摸得着的丰富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典范。中塞两国都追求和平与发展,致力于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我们对中塞合作前景充满信心,期待继续携手努力,为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和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