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经济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展现出日益紧密的双边贸易关系和不断增多的合作机遇。然而,斯里兰卡在市场准入、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在产品质量认证领域实施了更为严格的进口检验措施,这使中国企业在进入斯里兰卡市场时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简称:CQC)作为权威质量服务机构,积极与斯方进行沟通与协商,帮助中国企业顺利进入斯里兰卡市场,同时提升了中国合格评定制度的国际影响力。
双边关系稳步上升,贸易增长潜力强劲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经济合作经过数十年的稳步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边贸易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成为斯里兰卡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之一,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近年来,中斯双边贸易额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9年,中国对斯里兰卡的出口总值为40.9亿美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略降至38.42亿美元,但2021年迅速回升至52.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中国对斯里兰卡的出口额短暂回落至36.9亿美元,2023年小幅增长至约37.5亿美元,而2024年则大幅攀升至49.6亿美元。
斯里兰卡作为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进口管制政策变化是新挑战更是大机遇
作为南亚新兴经济体,斯里兰卡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伴随中产阶级壮大,食品、家电、汽车等中高端消费品需求快速增长。中国依托制造业集群与成本优势,成为其核心供应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斯里兰卡在提升进口商品质量标准的同时,逐步收紧市场准入政策。这种基于质量安全考量的贸易壁垒升级(如强化产品认证、检测等要求),客观上增加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合规压力。其政策调整本质是通过筛选优质进口商品,实现本土市场保护与消费升级的双重目标。
近年来,斯里兰卡政府不断完善其进口政策,尤其是在进口商品的质量监管方面。2019年,斯里兰卡标准局(SLSI)发布了进口检验计划(IIS),对进入市场的多种商品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这一政策的出台,虽然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但也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斯里兰卡标准局的进口检验计划要求所有进口商品必须通过符合斯里兰卡标准(SLS)的检测,并获得符合性证书。这些产品包括了广泛的品类,如食品、化妆品、家用电器、机械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等。检验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核心要求:一是要具备符合性证书。所有出口至斯里兰卡的商品必须提供符合性证书(CC),以确认商品符合斯里兰卡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要求。二是要对产品进行检测。对特定商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抽样检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斯里兰卡标准。三是要与相关具备资质的认证机构进行合作。认证机构需要被斯里兰卡标准局(SLSI)认可,且需要依据ISO/IEC17065等国际标准进行认证。
该检验计划对中国企业而言,意味着必须通过一个多层次的质量认证过程,包括产品检验、实验室测试、审查程序及其他相关流程,这不仅增加了额外的时间和成本投入,还对其竞争力造成了一定制约,尤其是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认证周期的延长和认证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压力。
中斯合格评定互认 战略意义深远
在此背景下,相关国内出口企业及斯里兰卡商会组织联系到CQC,希望CQC能够发挥技术力量,帮助解决企业的市场准入痛点。面对新的国际市场准入挑战,CQC作为质量服务机构,主动与斯方进行沟通协商,致力于成为授权的认证机构,助力中国企业顺利进入斯里兰卡市场,同时提升中国合格评定制度的国际影响力。
为保障斯里兰卡质量认证项目顺利实施,CQC主导前期沟通工作:主动向斯方介绍中国合格评定制度,邀请其官员访华学习质量监管经验,并组建国际认证专家团队。通过系统研究斯国标准体系,结合中国优势资源,最终量身定制出符合斯方"高标准、严要求"核心诉求的认证方案。该方案既能有效解决多国商品质量问题,又获得斯政府高度认可。2019年4月10日,双方经多轮协商后在北京签署《符合性证书认可项目谅解备忘录》。
新冠疫情期间,CQC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强化线上技术模拟实地场景,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同时,针对无法实地考察的难题,委托当地第三方机构远程协助资料收集与初审。历经三年攻坚,2024年3月29日,在斯里兰卡总理迪内什·古纳瓦德纳及相关部门领导的见证下,CQC与斯标局于上海正式签署《符合性证书认可项目谅解备忘录》。根据此协议,CQC将被斯标局授权为其指定认证机构,负责根据斯里兰卡标准规范(SLS)对出口到斯里兰卡的货物和商品进行测试和认证,并颁发斯里兰卡政府认可的符合性证书,以便商品在斯里兰卡市场进行准入和通关,提高认证效率。
图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斯里兰卡标准局签约仪式
通过这种跨国合作,CQC与斯里兰卡标准局实现了互利共赢。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认证机构的协助减少了市场准入过程中的重复认证和不必要的延误,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于斯里兰卡来说,在确保进口商品符合严格质量标准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的产品。这种合作的成功不仅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经济合作中的质量管理和认证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刘慧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