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 林迎楠
香港是闻名全球的成熟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进程也在加快,近年来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频繁。3月26日,香港与海南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琼港两地将围绕经贸投资、金融、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旅游、人才交流等五大领域深化合作。在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发展中,海南与香港的交流合作成为关注焦点之一。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未来琼港合作有望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
琼港联动合作初见成效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深化了两地合作,实现香港与海南优势叠加,深化琼港经贸交流。李家超指出,香港一直是海南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很多港资企业都在海南开展业务,海南也积极投资香港,海南是内地首个使用香港融资平台及专业服务发债的省份。海南已连续3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总额达131亿元人民币。海南优良的港口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为当地贸易行业提供物流支持,也推动了海南的大宗商品交易,吸引了不少从事原油、天然气及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的企业进驻。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8年4月以来,香港在海南新设港资企业3470家,占海南省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42.4%;实际使用港资882.6亿美元,占海南省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4.7%。香港成为海南利用外资最主要的来源地,也是海南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2024年组织了“走进海南,推动港湾联动发展”外国驻港领团和商界赴海南参访活动,由外国驻港总领事(或代表)、在港商会负责人及跨国企业、金融机构高管组成的参访团,对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就赞不绝口。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着力引入国际项目到海南,服务海南资金投资海外市场所需,与海南省“拼船出海”,一同走向全球,也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联动发展,互利共赢,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大力量。
海南自贸港为港商拓展市场打开窗口
海南正全力推进2025年在全岛辖区内建立“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并全面推行零关税贸易政策和其他投资便利措施。香港贸易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可为港商提供拓展市场的资源和机会。
香港贸发局首席经济师赵永础认为,零关税政策一方面推动了海南当地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为港商提供引进其产品到海南这一新兴市场的业务机会;而海南实施推动旅游消费的“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也推动发展了高端旅游消费市场,是港商拓展内地消费市场的另一渠道。
海南对货物运输服务需求相应上升。赵永础指出,海南正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造国际航空和海洋航运枢纽,拓展新的陆海运输通道,这为香港运输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海南的贸易便利措施也为电子商务带来发展机会。目前已有不少知名电商企业进驻海南,利用当地便利的交通设施拓展海南及内地其他地方的电商业务。
香港贸发局高级经济师杨翠丽认为,香港拥有丰富的金融和国际资源,香港企业可借助自身优势,善用海南自贸港政策,整合当地资源及市场渠道开拓商机,从而推动琼港两地交流合作。
新兴产业领域协同互补潜力巨大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香港与海南在包括医疗健康、绿色经济、高端服务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都具有高度互补性,协同合作潜力巨大。
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已有港资公司把握先机参与到海南医疗领域的相关投资项目。香港贸发局资料显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首家港资医疗机构是海南德雅医院。德雅医院拥有领先业界的遗传学分析平台,在当地展开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及诊断工作,通过先行区为内地居民提供服务。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此前曾发文表示,香港和海南合作,可以把香港优质医疗资源与海南优质自然环境的优势叠加,打造“高端医疗服务+医疗旅游”新业态。香港医院管理局原主席胡定旭认为,伴随着海南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相关产业的长足进步,人才的不断涌入,将会给香港专业服务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在共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方面,海南各地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海洋生态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发展。梁海明认为,通过与香港的深度合作,海南可加快引进国际领先的环保技术,同时借助香港的绿色金融体系,为本地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共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阿联酋驻香港总领馆经济分析师尹翰墨表示,海南在ESG方面的区位、成本优势及实践经验,将进一步吸引全球绿色科技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