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庐江台创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正演绎着一场通过抓好“农头工尾”,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描绘出乡村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
夯实“农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丰收的重要基础。庐江台创园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精心整治,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4.9万亩。强化粮食种植,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落实粮食种植面积9.4万亩,其中小麦4.2万亩、水稻5.2万亩,发展稻渔虾综合种养1.2万亩。园区主动与“生鲜传奇”“百大周谷堆”等商超、批发市场合作,订单种植蔬果1.5万亩,拓宽农产品销路。同时,注重农业品牌建设,注册培育“莲禾”牌稻米、“丰美”牌韭菜等农产品品牌18个,以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美誉度。
做强“工尾”。工尾,是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途径。庐江台创园持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培育食品加工企业16家,其中规上企业1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65%。该园区积极支持企业技改创新,不断加大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投入,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今年以来,六家企业已研发投放适销对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新品种1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不仅消化了本地农产品,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许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工资性收入。截至3月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过亿元,同比增长11.3%,吸纳560多人就业,人均年增收4.8万元。
科技“赋能”。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发挥安农大、皖中实验站等7个大院大所的产学研平台作用,新品种、新农机、新农技、新模式得到农民广泛欢迎,充分保障了农业增收增效。30名科技特派员包村联户,送农技到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一对一传技、心贴心服务,让农户无忧种植、养殖。全年拟推广农业新品种16个、新技术15项、新机械2个。
如今的庐江台创园,田野里生机勃勃,加工厂机器轰鸣,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抓好“农头工尾”的道路上,庐江台创园正稳步前行,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迈进,让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持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许德祥 田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