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加快进入老挝市场助力绿色转型

©原创   2025-04-10 16:44   赵旭, 赵婧怡

新华社万象分社记者 赵旭、赵婧怡

走在万象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穿梭在车流之中。近年来,万象多个商场的新能源汽车展区显著扩容,部分商场开辟了专属电动车体验区。老挝这个曾经被日韩燃油车几乎垄断的市场,逐渐开启与新能源汽车共存竞争的新篇章,新兴品牌和先进技术纷纷涌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快进入老挝市场,中老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助力老挝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转型。

图为2025年3月底在老挝万象举办的新能源车展现场(记者赵旭 摄)


“东南亚蓄电池”的能源困局

老挝的水力资源丰富,水电站密布。多年来,老挝政府积极推动水电开发,希望借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摆脱“陆锁国”的发展困境。作为湄公河流域水电最富集的国家,老挝80%的电力供应依赖水电站,却不得不在每年旱季承受供电缺口压力。

老挝工贸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旱季缺电导致柴油发电进口支出增加近1亿美元,约消耗当年柴油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长期依赖水电出口支撑财政收入的同时,旱季的电力短缺与燃油依赖问题日益凸显,给民生和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更深的危机藏在老挝的民生账本里,传统石油能源缺乏,货币贬值带来油价飞涨。世界银行驻老挝办事处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油价波动期间,万象市民油费支出占比家庭收入达28%。据老挝媒体报道,受外汇储备紧张与国际油价上扬的双重影响,老挝多地出现柴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万象市与琅勃拉邦部分加油站排队时长超过两小时,体现出能源依赖的弊端。

在能源“瓶颈”背景下,绿色转型对老挝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需要,更是一种摆脱传统能源桎梏、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选择,使其既能挣脱“陆锁国”的能源桎梏,更可以打开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挣脱“丰水期卖电、枯水期买油”的能源死循环,推动交通领域的“油改电”,为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企业助力新能源汽车加速落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老挝政府在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划措施,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根据老挝政府《2030年愿景》,力争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新能源汽车将在市场上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需达到30%以上。政府也加大了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为私人购车者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随着国际合作项目和技术引进增多,老挝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东南亚地区内的合作不断深化,老挝与东南亚各国在绿色交通、智能电网以及环保材料等领域展开联合研发,共同推动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

中老双方也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快出海老挝的步伐,通过技术交流和联合试验,为双方在低碳经济领域搭建了合作桥梁。自中老铁路通车以来,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涉及新能源设备和配件的运输也在不断增加,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老挝市场提供了便捷的运输通道。

老挝街头,越来越多地出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吉利、上汽集团、哪吒等中国车企纷纷加速布局老挝市场,为推动“油改电”贡献力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比亚迪早在2019年便与老挝MOK公司合作,成为最早一批进入老挝市场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2020年10月,吉利汽车与老挝公司签署了电动汽车项目协议。2023年底,红旗汽车与老挝政府签署协议,正式进入公务车市场。

日本丰田(老挝)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汽车在老挝新车销售中的份额从2020年的约5%升至2023年的19%。中国企业提供的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服务一体化体系,老挝新能源市场迅速成熟,满足老挝市场需求的同时,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的知名度。

绿色转型带来多重挑战

2021年以来,老挝新能源汽车进口量不断上升。老挝电动车协会负责人苏利约·翁达拉表示,2024年前5个月老挝进口电动车数量已超2023年同期。据老挝交通部预计,2025年电动车保有量将突破5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25%。

老挝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是基础设施问题。老挝的充电桩布局尚不完善,部分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仍不稳定,影响新能源交通的发展。老挝LOCA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老挝仅有186座充电桩,其中72%集中于万象、琅勃拉邦等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也对新能源交通的推广形成一定制约,在部分山区道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仍需适应复杂的地理条件。

其次,新能源车辆的维护体系仍在建立中。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维修配件,许多车主仍担心电动车的长期使用成本较高,这使得新能源车的普及受阻。老挝本土电动车维修点不足30家且集中在万象,维修人才短缺同样是一个问题。老挝劳工部发布的2024年度数据显示,老挝全国持证新能源技工不足500人,仅为需求的十分之一。

从摩托车到新能源汽车,从燃油时代到清洁能源时代,老挝站在交通变革的十字路口,驶向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未来。这不仅是一场关于交通工具的革新,更是一场关乎能源安全与产业升级的深远变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