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布鲁塞尔4月22日电(记者潘革平)4月的法国波尔多,晨雾中阳光轻柔地洒落在一望无际的葡萄园上。一年一度的波尔多葡萄酒产区期酒品鉴周如期举行。对全球葡萄酒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味蕾盛会,而对于波尔多葡萄酒产业来说,则是一次展示自身现状与未来趋势的重要契机。
品鉴活动现场酒香四溢,每一滴酒液都承载着波尔多的风土人情与酿酒师的匠心独运。从拉菲的醇厚到木桐的优雅,每一款酒都有其独特的故事。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波尔多葡萄酒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2024年波尔多期酒品鉴活动现场酒香四溢(新华社记者 潘革平 摄)
对于波尔多葡萄酒产业而言,2024年是个艰困之年。“去年的天气实在是太糟糕了,霜冻、霉菌还有花期受损,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和收成。”每到一个酒庄,几乎都听到同样的声音。有的产量下降了近20%,更多的则减产近四成。
法国农业部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2024年,波尔多葡萄酒总产量为330万百升(3.3亿升),较2023年下降14%,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
独树一帜的葡萄酒发酵桶 (新华社记者 潘革平 摄)
事实上,受消费下降、出口放缓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法国葡萄酒近年来面临结构性危机。2023年,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CIVB)与法国政府达成一项协议,为种植者铲除数千公顷葡萄园提供1.6亿欧元的补偿,从而缓解市场上葡萄酒供过于求的问题。2024年,波尔多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已从2023年的103,000公顷缩减至95,000公顷。
此次品鉴活动期间,几乎所有的酒庄都把有机酒作为脱困的重点方向。数据显示,面对全球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波尔多约75%的葡萄园采用了“经过认证的环境方法”。然而,高昂的转型成本以及漫长的转型周期令许多中小酒庄望而却步。这场绿色革命背后,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
越来越多的波尔多葡萄园开始采用有机种植(新华社记者 潘革平 摄)
与中小酒庄在有机转型面前步履维艰不同,知名列级酒庄的日子似乎要好过得多。已经连续十余年参加波尔多新酒品鉴活动的比利时中华商会会长徐伟表示:“普通的波尔多葡萄酒正在苦苦挣扎,而知名品牌的表现则要好得多。”
记者注意到,著名的拉菲酒庄目前正在大兴土木,展现出对市场未来的信心。而帕图斯(Petrus)酒庄则低调地诠释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哲理,其城堡无任何标识,生怕打扰了那份静谧与专注。
最新数据表明,美国目前已超过中国成为波尔多最大的出口市场。不过,拉图、木桐等酒庄的销售代表们依然充满信心。“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韧性,我们相信,只要不断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创新营销方式,就一定能够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
而在MALARTIC酒庄的销售总监PAUL GAZEAUD看来,美国政府的无端加税行为是波尔多葡萄酒产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这种做法相当愚蠢,不仅损害了波尔多葡萄酒产业的利益,也不利于欧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他对中国捍卫自由贸易的做法大加赞赏,认为这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良性发展。
波尔多葡萄酒业正处于危机与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库存积压、国际市场寒潮、代际传承断裂等问题如血色黄昏般笼罩着这片土地;另一方面,有机转型、风土价值重构、文化遗产保护等又如同曙光,为产业带来新生的希望。徐伟认为,只有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波尔多葡萄酒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站在圣埃美隆的古城墙上,望着夕阳下的葡萄园与远处摇曳的橄榄树,心中无限感慨。波尔多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之中,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