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上班,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解集镇,村民何吉群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乡亲的心声。随着总投资7000万元的现代化肉鸡养殖基地正式投产,这座年出栏700万羽、产值达1.6亿元的“皖北肉鸡第一镇”正焕发新生机。
日前,走进解集镇肉鸡养殖基地,16栋标准化鸡舍整齐排列,通风系统、温控设备、自动喂料机一应俱全。“每栋鸡舍配备环境传感器,温度、湿度、氨气、包括二氧化碳浓度实时进行调控。”宿州益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分厂)生产厂长李伟指着一块智能监控屏介绍,鸡群健康数据同步上传云端,相比于传统养殖方式,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大幅度降低。
肉鸡养殖基地采用的“全进全出”养殖模式成为疫病防控的关键。“同一批次百万羽鸡苗同时入栏、同步管理、集中出栏,彻底杜绝交叉感染。每批出栏后,鸡舍全面消毒静置10天,确保下一批‘零风险’。”宿州益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分厂)生产厂长李伟介绍道,“公司这种标准化流程,已经与江苏益客企业达成长期合作。”
据统计,基地已为周边村民提供10余个固定岗位,并带动临时用工超30人,年带动周边群众工资收入不低于30万元。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何吉群谈起变化时满面笑容:“家离得近,干完活回家种地也方便,在这里打工一个月7千到8千元,家里面能照顾到,在厂里打工能补贴家里,很方便。”
解集镇肉鸡养殖项目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为核心,通过财政资金与13个村构建起紧密的联结机制,每年为各村集体提供财政投入资金6%的收益。这一机制不仅为村集体注入稳定收入来源,更通过科学养殖技术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从技术赋能到收益共享,从就业扩容到乡村焕新,一条“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集体受益、村民增收”的振兴链正在解集镇高效运转。
宿州益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第五分厂)生产部副经理王伟表示,未来,基地将以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核心,计划通过延伸产业链、深化合作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谢集镇肉鸡产业从单一养殖向全链条升级,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与乡村振兴的共赢。
解集镇肉鸡养殖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是现代农业科技与规模化生产的典范,更通过“造血式”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与品牌效应的提升,这座“皖北肉鸡第一镇”正展翅高飞,书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张欣欣 项锦 刘俊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