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农事正酣。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以“稳面积、增产量、提效益”为目标,全面启动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通过整合资源、科技赋能、精准服务,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罗集乡育秧中心的育秧大棚内,工人背着电动喷雾器穿梭于苗床间,为秧盘上的幼苗喷洒生物菌剂。苗床调整区的工人们也有序地徒手整理着秧盘,检查着秧苗的生长情况。据了解,该育秧中心是全市规模最大、育秧技术最先进的育秧场地,能够承载全乡70%的育秧任务。“机插秧比直播、手插的产量要好,每亩产量在1300斤到1500斤。通过我们育苗,要保证乡里这些小农户和大户一年比一年强。”罗集乡育秧中心负责人张显堂表示。
为克服传统分散育秧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等问题,罗集乡统筹全乡15个行政村资源,以“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推进集约化育秧。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统一调配优质稻种、基质营养土等农资,建成3处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总面积超200亩,可满足全乡80%以上稻田用秧需求。通过集中管理,每亩育秧成本降低30%,秧苗成活率提升至95%以上。
裕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秧模式是全程半自动化处理。在厂房内,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半自动育种机,将叠放整齐的育秧盘滑入传输轨道,经过雾化营养液的均匀附着后,进入震动筛分环节,将每粒稻种以毫米级间距嵌入基质层。“我们请的是专业团队,全部用半自动化的模式操作,整个育秧过程全部是用轨道形式来输送的,这样节约了人力成本,也解决了机械成本,叉车、铲车基本上都不用了。目前,整个承接能力在5000亩左右。”六安市裕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厚文介绍说。
目前,罗集乡首批200万盘秧苗长势良好,预计4月中下旬即可开展机械化插秧。全乡将以集中育秧为抓手,全年计划推广优质稻种植9万亩,推动农业生产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罗集乡抢抓农时,全面铺开水稻集中育秧工作,统筹农业物资和农业机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温控育秧技术。目前,已建成育秧中心 3 个,育秧能力达35000亩;建立干部包村和专业技术人员包片的工作机制,及时解决农户难题,全力保障育秧进度和育秧质量,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罗集乡副乡长胡亚伟表示。(卫鑫 邵善东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