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安娜
2015年,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通过收购马来西亚埃德拉全球能源公司(以下简称“埃德拉公司”)进入该国市场,投资建设了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电厂——EMPP燃气电厂、马来半岛首个大型地面光伏项目——吉打太阳能电站等5个发电项目,惠及马来西亚千万家庭。中广核深耕马来西亚十年,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海外公司治理坚持产业链整合,实现本地化深度合作,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长期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马人文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助力马来西亚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中广核通过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布局,持续助力马来西亚能源转型,用清洁能源点亮马来西亚千家万户。在海风轻拂的马六甲海峡之滨,EMPP燃气电厂正在稳定高效运行。这是中广核在马六甲州自主建设运营的马来西亚规模最大的燃气电厂,总装机224.2万千瓦,采用全球最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可保障马来西亚半岛11%的电力需求。
图为马来西亚EMPP燃气电厂(中广核供图)
在阳光充沛的吉打州,中广核海外首个绿地光伏项目吉打太阳能电站,也是马来半岛投运的首个大型地面光伏项目,迈出了马来西亚可再生能源发展里程碑的一步。
能源是中马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广核能源国际进入马来西亚以来,积极响应该国低碳能源战略,充分发挥新能源领域的专业化优势,提升当地能源基础设施水平,助力当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获悉,截至目前,中广核已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5座电站,电力总装机达507.7万千瓦,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独立发电商。2024年为当地供电271亿千瓦时,可“点亮”200万户马来西亚家庭;累计供电量已超过2000亿千瓦时,减排效益相当于种植18万公顷森林,可以覆盖7个吉隆坡,为马来西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坚持海外平台治理深度本土化
在马来西亚发展的过程中,中广核高度重视本土化发展,与当地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成长。中广核有关负责人就表示:“中广核充分发挥专业化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实现本地化深度合作。”
以EMPP电厂为例,凭借在燃机发电领域的丰富积累,中广核积极担当燃机发电领域的技术探路者,成功将全球最先进、最高效的H级燃气轮机技术应用在EMPP电厂。在项目建设运维过程中,中广核还积极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转让,向当地分包商和供应商采购设备及技术服务,携手本土产业链企业共同成长,为H级机组建设运维积累了行业经验。该项目在2023年度被电力行业权威杂志《POWER》评为“全球最佳燃气电厂”。
此外,中广核还注重本地化用工,增加就业岗位。在属地化招聘方面,仅EMPP一个项目就累计提供约2500个本地就业岗位,员工本地化率约99%。
截至目前,依托在马来西亚设立的区域总部埃德拉公司,中广核已与800余家马来西亚本地供应商开展合作,每年包括燃料、设备、技术服务等在内合同金额达90亿林吉特,折合约147.8亿元人民币;同时积极培养本地技术人员,多年来为马来西亚电力行业培养了300多名技术人才。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当地民生发展
民心相通是中马友好的基础。在深耕马来西亚能源领域的过程中,中广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长期支持当地文化、教育、体育等事业,助力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广核在当地创立了一年一度的“埃德拉助学计划”,“埃德拉奖学金”就是这一助学计划的一部分。34岁的迪内什·纳达拉詹就是中广核“埃德拉奖学金”的受益者。受父亲影响,迪内什从小便对电子电路感兴趣。他凭借个人努力考入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大学,并成功申请到“埃德拉奖学金”,毕业后还被选聘进入中广核埃德拉公司,实现了成为电力工程师的梦想。如今他已成长为EMPP电厂仪控部门副经理。
据中广核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计划除了提供奖学金外,每年还面向EMPP电厂周边小学开展助学捐赠,已惠及3万名学生;在员工招聘时,中广核埃德拉公司也会优先选聘受“埃德拉奖学金”资助的大学生。
中广核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秉持“授人以渔”的理念,将国内“农光互补”模式成功应用在马来西亚,在吉打光伏电站缓冲区划出一片菠萝园,免费拨给周边村民种植菠萝,帮助周边村民安身立业,现已开垦90多亩土地种植菠萝,每亩年收益近1.2万元人民币。这里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太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