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边分社记者 吴长伟
中国华电柬埔寨西港火电厂(简称“华电西港项目”)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市东北磅逊湾,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电集团”)投产建设,由2台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组成,是中柬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改变了柬埔寨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局面,提高了该国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将环保理念融入建设、生产、管理全过程,连续两年获得柬埔寨环境部颁发“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
成为柬埔寨国家电网主力电源支撑
华电西港项目负责人冯英山介绍说,项目拥有2台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电站,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均位居柬埔寨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环保指标最优,称得上是柬埔寨“第一大发电站”。
华电西港项目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克服了高温多雨、物资匮乏、物流滞后等诸多困难,实现了中国设计、标准、设备、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全面“走出去”。项目于2022年12月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年发电量超过50亿千瓦时。柬埔寨每2.7度电中就有1度电来自该项目,成为柬埔寨国家电网的主力电源支撑,有效弥补了当地旱季电量缺口,为柬埔寨的工业发展及居民生活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华电西港项目的投运,重塑了柬埔寨国家电源结构,让全国燃煤总装机占比从19.5%跃升到32.7%,改变了柬埔寨以水力发电为主的局面,显著提高了国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为柬埔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打造中柬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华电西港项目的投资运营是中柬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据项目生产技术总监陈建东介绍,在设计规划方面,项目由国内顶尖电力设计院以经典模型设计,机组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及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将AI技术运用到机组运行参数的分析、研判当中,让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有效攻克“大机小网”、长周期高发甚至超发等技术难题。
在设备生产及运营方面,两台机组的主辅设备均由中国设备制造厂家生产,严格按中国标准配备,并对标中国同类型机组的技术指标开展生产运营,首批运营团队从国内整建制搬到现场参与运营管理。这不仅体现了华电集团对项目的高度重视与负责任的态度,也表明了柬埔寨对中国企业承建项目的高度信赖。
“这么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颠覆了我对燃煤发电站的印象。”很多参观过华电西港电站的嘉宾都有这样的感慨。远远看到,两座标准化的锅炉厂房、直耸云霄的烟囱,勾勒出了中国式燃煤发电站的独特轮廓;进入现场,一个巨型灰白色的大“蘑菇”是亚洲最大的圆形煤仓,一条笔直的栈桥延伸至大海,一排排整齐洁白的管道蜿蜒盘旋。
图为无人机拍摄的中国华电柬埔寨西港火电厂(企业供图)
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获高度认可
据介绍,华电西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环保设施投入费用占工程总投资近7.7%,含盖除尘、烟气、废水处理系统以及指标监测和绿化等投入。同时,华电集团还将环保理念融入到管理过程,实施7S和精益化管理,强化指标控制,采用中国非常成熟的静电除尘、海水法脱硫等发电技术,生产环保指标远优于柬埔寨国家标准。在粉尘防治方面,采用封闭式输煤栈桥、圆形煤场,最大程度减少粉尘、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的环保工作成效得到了柬埔寨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连续两年获得柬埔寨环境部颁发“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成为柬埔寨唯一获此殊荣的燃煤电站。
除项目建设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外,华电集团还将环保理念融入员工的工作和居住环境中。例如,持续实施增绿工程,打造“花园式工厂”,厂区内绿地花草占地达25%。同时,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当地社会环保事业。例如,在公众开放日、世界环境日宣传绿色生态理念,向当地政府捐赠树苗并参与植树活动等,与当地社区共建生态屏障。华电集团正在推动在柬产业向绿色能源转型,构建“水火风光”并举的综合性能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