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宿州市泗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布局、强化人才引育等举措,多措并举强化医疗卫生工作保障,县域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提质增效。
推动特色专科建设。依托两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在创建重点专科基础上,着重支持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老年医学等专科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市县一流水平的优势专科,增强区域专科服务同质化水平。目前,全县有省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病1个,市级重点专科5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18个。
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县中医药独特优势,形成中医诊疗为中心,康复、养老为两翼,镇卫生院中医特色专科为着力点,全县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中医馆或国医堂,174个村卫生室均配备了至少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2024年,邀请省内中医专家开展学术讲座9次,教学查房638人次,服务4528人次。同时,稳步提高中医药工作质量,打造“互联网+智慧中医药”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服务群众3500余人次,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走进基层惠及群众。
建成30分钟“急救圈”。依托县人民医院成立县“120”指挥调度中心,构建了“1+1+11+N”急救体系,即以县人民医院为急救中心(“1”)、县中医院为急救分中心(“1”)、能力较强的11个镇卫生院设急救站(“11”)、其余镇卫生院分别设立急救点(“N”),所有急救站纳入“120”急救中心统一管理调度,建成一条覆盖全县的急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指挥调度中心成立以来,万余名危重患者在快速有效的急诊急救中被抢救过来。
完善心脑血管防治体系。与“120”急救中心等建立畅通的衔接机制,构建以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为核心,在镇卫生院建设基层心脑血管防治站(卒中防治站、胸痛救治单元),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哨点的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网络。县人民医院为基层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住院医疗服务,建立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和双向转诊机制,着力提升心脑血管患者救治效率。2024年,泗县被评选为“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区(县),是安徽省唯一的试点地区。通过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先期试点的6家医疗机构均能开展静脉溶栓,大幅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截至目前,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成功救治急性胸痛、卒中患者4例,向上级转诊36例。
做好“两病”一体化管理。以实施“两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中心,以“高血压”“糖尿病”为切入点,以慢性病一体化门诊为服务载体,整合“筛查-评估-干预-治疗-康复”环节,整合医疗与健康管理两个规范路径,打造基层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两病”一体化签约服务管理系统,组建县乡村“两病”一体化管理团队472人,制定8个一体化管理服务包,根据区域划分、患者选择,家庭医生对“两病”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进行“红黄绿”分级管理,有效推进医防融合,提高“两病”控制率。(刘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