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 张健
近日,中资企业新峰钢铁(埃及)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峰埃及)装备及钢铁制造中心项目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计划在经济区内投资16.5亿美元建设占地375万平方米的制造中心,围绕汽车、工程机械、家电等高附加值行业生产终端工业产品。该项目与埃及“2030愿景”高度契合,将有助于加速埃及工业现代化进程。
中企“走出去”与埃及工业现代化“双向奔赴”
近年来,新峰钢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新峰埃及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中心旨在积极推动全球产能合作,提升产业链整合能力,构建更高效、更绿色的国际产业链网络,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据介绍,该项目正是新峰钢铁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
当谈到为何把制造中心设在埃及时,负责人表示,首先,埃及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地理位置优越,项目产品可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其次,埃及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项目可享受包括税收优惠、关税减免等自由贸易区政策,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第三,埃及工业化进程加速,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工业、汽车、家电等行业增长迅速,在埃及政府推动本地制造、减少进口依赖的背景下,创造出大量且稳定的本地工业品需求。
新峰埃及董事长田海奎对记者说,制造中心将有效提升埃及制造业竞争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本地技能水平,与埃及“2030愿景”目标高度契合。制造中心的建设标志着中埃工业合作迈上新台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国际产能合作树立典范。随着项目稳步推进,埃及制造业本土化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埃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将持续拓展。
“五年工程”带动余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新峰埃及的规划,制造中心将在未来五年内分两期工程建设完成,有望直接创造约8000个工作岗位,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间接创造5万至6万个就业岗位。
一期项目将建设4座工厂,分别是产能23万吨的刹车盘等汽车零部件工厂、5万吨家电零部件工厂、10万吨标准件工厂和200万吨热轧卷板工厂,分别创造就业岗位2320个、275个、625个和1199个。
二期项目将建设5座工厂,分别是产能2万吨的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工厂、10万吨钢结构工厂、15万吨刹车鼓汽车零部件工厂、20万吨工业机械领部件工厂和200万吨冷轧卷板工厂,分别带动就业625人、375人、375人、1000人和1200人。
三大核心产品助力埃及建设现代工业体系
据新峰埃及相关负责人介绍,制造中心将围绕汽车和交通零部件、工业标准件、工业非标准件三大类产品建设生产基地,带动埃及本地相关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埃及区域内产业链地位。
汽车和交通零部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刹车盘、刹车鼓、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满足埃及及周边市场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并通过推动本地化零部件生产减少进口依赖,降低整车制造成本。基地生产的高强度、轻量化铝镁合金汽车零部件能够提高燃油效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满足全球汽车轻量化发展需要,提升埃及在北非及中东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
工业标准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高强度标准紧固件(螺栓、螺母、螺钉、铆钉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装配、轨道交通、家电制造及工业设备制造等领域,提升埃及本地标准件供应能力。生产基地还有望促进埃及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紧固件及标准件制造、加工、销售的完整体系,推动埃及制造业升级,增强工业自主能力。
工业非标准件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工程机械零部件、家电零部件、精密机械配件等高精度、高附加值的非标准化零部件,满足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等行业需求。通过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生产基地将支持埃及工业设备及机械制造发展,满足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对高端零部件需求,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产品还将销往非洲、中东及欧洲等地,拓展海外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制造中心与埃及总统塞西在“2030愿景”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提高工业产值、增强出口竞争力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首先,制造中心生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装备、家电配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将提升埃及制造业自主生产能力,带动整体工业水平提高。其次,制造中心将推动埃及机械、汽车、交通运输、船舶建造等行业综合发展,形成更完善的工业体系。第三,制造中心不仅将直接或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埃及就业压力,而且通过职业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技工和工程人员,提高埃及本地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最后,制造中心产品将远销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增强埃及相关产品和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埃及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