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桥区:织密民生保障网 让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2025-05-20 17:05   埇桥区委宣传部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承诺正通过安徽宿州埇桥区一项项务实举措转化为困难群众的切身保障。家住汴河街道马梨园村的村民张守模,他的经历,成为当地落实惠民政策、兜牢民生底线的生动缩影。

马梨园村村民张某某今年52岁,2023年底,网格员日常走访时发现他被确诊肠癌,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陷入绝境。“当时觉得天塌了,孩子还在上学,老母亲天天哭……”回忆起确诊时的情景,张某某声音哽咽。

“在我们网格员入户走访的过程当中,发现张某某被诊断出肠癌。村里得知这一情况,立即召开两委会议,同时派专人疏导病人情绪,让他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马梨园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林表示,“我们第一时间收集材料上报街道,进行低保申请,及时在手术之前给他顺利办完了低保,在入院治疗期间,享受到报销待遇。”

“手术前低保就办下来了,住院报销后自费部分少了一大半。”张某某算了一笔账:住院、化疗加上吃药原本需自费上万元,低保政策让他仅承担千余元。然而治疗过程异常艰辛,化疗导致白细胞骤降、反复高烧,甚至一度胃出血。“多亏村干部帮忙联系医院,还帮我跑前跑后拿药。”如今,张某某病情逐渐稳定,但后续仍需再次手术并定期化疗。

谈及未来,张某某期盼能找份零工贴补家用:“等病情稳定后,希望村里能帮我找份工作,哪怕一个月挣几百块,也能减轻点家庭负担。”

张某某案例背后,是埇桥区民政部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救助机制的持续发力。汴河街道通过定期走访、“小网格+大救助”等工作机制,时刻留意网格内群众动态,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对急难情况实行“同步调查、并联审批”,确保以最快的时间为困难群体完成低保申办。2023年以来,汴河街道累计为36户家庭55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临时救助金37(户)人次合计135230元。

汴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钱本胜表示,群众急难愁盼,就是基层干部的心头大事。汴河街道将继续以精准施策为核心,确保特殊群体关爱帮扶,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帮扶,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张欣欣 项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