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凭借独特地理优势,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黑龙江省金融外汇部门立足本省实际精准施策,通过一系列政策创新与服务优化,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为黑龙江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一、创新融资助力打造国际物流"黄金通道"
一是创新融资助力佳木斯国际物流港建设。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佳木斯市分行通过“政策护航+战略客户白名单”创新融资模式,助力农村物流体系项目建设,为佳木斯国际物流港项目提供纯信用贷款资金支持,累计获批项目建设贷款4.12亿元。二是“投贷联动”支持打造中俄跨江索道建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河市分行采取“投资基金+项目贷款”联动的金融支持新模式,为世界首个跨境索道工程—中俄跨江索道项目投资7.9亿元,为中俄两国深化经贸投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三是“一站式”金融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通过出口卖方信贷产品,为中国一重集团出口高端装备到俄罗斯、智利、巴基斯坦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二、政银合作共谋“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一是政银签署协议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信贷支持。2024年1月,中国进出口银行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不低于12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信贷资金,支持黑龙江省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2024年10月,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黑龙江省发改委签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工作方案》,共同合作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目标任务。二是政银保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2025年2月,黑龙江省商务厅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召开三方座谈,共同签署《支持龙江企业“走出去”合作协议》,为龙江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三是政银政策交流搭建金融企业桥梁。2024年9月,由黑龙江省委金融办、省商务厅主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承办金融服务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政策交流会,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效对接搭建沟通桥梁。
三、外汇便利化改革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优化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网上核验。银行按照便利化要求审核企业电子税务备案表,按照“一次备案、多次付汇”原则,企业首次备案后,为某石油国际工程公司等境外承包工程企业无需重复备案下办理“大合同”分次付汇业务,缩短企业付汇业务办理时间,大幅度压降企业脚底成本,有效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放宽业务单证审核签注手续。经常项目收支便利化改革措施推出后,在满足展业原则和内控要求的基础上,可免于单证签注,进一步优化结算环节,升级结算效率。2024年,为某石油国际工程公司办理免签注服务贸易收付汇业务51笔,金额合计近1400万美元。三是便利海外员工薪酬结汇。破解海外员工薪酬结汇频次高、周期长难题,支持银行在确认员工薪酬真实合法的情况下,免于审核重复性材料,快捷办理薪酬入账结汇52.1万美元,有效降低“脚底成本”,提升个人用汇体验。四是持续推进汇率避险服务。创新开展第三方担保项下衍生品业务,2024年,为企业节省保证金117.2万元,首办户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8.6%。五是科技赋能提升银企对接便利化。指导银企用好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平台融资安全、高效、低成本优势,截至2024年末,已通过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授信16.02亿美元,通过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和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为企业融资放款1676.7万美元。
四、提升跨境资金结算便利
一是提升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指导省级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制定《黑龙江省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方案》,将一批守法合规经营、长期稳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涉外企业纳入便利化政策范围,让更多涉外企业享受政策红利。2024年,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增至152家,比上年增加62家。二是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助力市场采购贸易对公线上收汇系统落地,实现跨境资金结算服务的线上化、数字化,有效提高跨境资金结算效率。2024年,绥芬河市场采购贸易收汇额12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