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布扎比遇见中国蓝

©原创   2025-05-22 19:22   赵丹亮

新华丝路阿布扎比5月22日电(记者赵丹亮)5月19日至21日,由驻阿联酋使馆、阿联酋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阿联酋巴萨姆·法里哈艺术馆联合主办的“自然的味道,遇见中国蓝——中国蓝染技艺传承与创新”展览与体验坊活动在阿布扎比举办。120多位来自来自阿联酋、埃及、黎巴嫩、阿尔及利亚、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在阿联酋的中国文化爱好者,沉浸式体验中国蓝染技艺及香文化,观赏代表中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的蓝染展品。

在安宁扎染技艺传承人杨成的指导下,外国友人们发挥想象力,自由折叠和捆扎白色染布,将织物浸入蓝草植物染料。因扎结方法不一,呈现的图案变幻无穷,浪漫心形、几何花纹、浩瀚星空……大家对自己的独创作品欣喜不已,每一件作品都带着自己的温度、创思和心愿,独一无二。

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胡耀飞讲述了蓝印花布镂空版刮浆防染技术和植物印染制作等工艺,他将中国匠人们精心刻纸成版、涂好防染浆并阴干的布料带到了阿布扎比,由阿联酋的爱好者们在现场以蓝草颜料染色后,刮去面料上的防浆糊,一幅幅由中国匠人和阿联酋当地爱好者联合制作的蓝印花布跃然眼前。

苗族蜡染技艺老师宁曼丽为大家讲述了源自贵州丹寨的蜡染制作工艺,贵州画娘取材于生活,绘制鱼鸟、花草、山川等图案,外国友人使用蜡刀蘸融蜡在布上描绘图案,用蓝靛染色后脱去蜡质,寓意着吉祥尊贵的凤凰纹蓝布,丰收富足的鲤鱼纹蓝布一一呈现。每一块染布都凝入了贵州画娘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一边听着画娘的故事,一边温情地参与制作,将苗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和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祝福,共同呈现于蓝布之上。宁老师动情地唱起了《我在贵州等你》,温暖的歌声充满了整个工坊。

中国香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晓利带着大家亲手缝制中式“小兔子”香囊,将沉香、丁香、白芷、朱砂等中式香料装入香包,配以艾草、桂花、茉莉花、薰衣草填充,嘉宾们高兴地捧着亲手制作的中式小香囊,闻着沁人心田的香气,听着王老师介绍的中国传统香文化故事,心中思忖着该将这自己手工制作的香囊,送给心中哪个最最重要的人。

每一块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蓝染花布,每一个内敛而馥郁的中国香囊,都带着外国友人们的温度和中国传承艺人的匠心,蓝染与香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在这短短的三天中,走进了在阿各国友人的心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