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千层、机器轰鸣,又是一年麦收时。5月20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常坟镇大郢村小麦开镰收割,一茬茬麦穗被快速收割、脱粒、装车,运往仓储中心,正式拉开全县171万亩小麦抢收序幕。
“全村小麦种植面积4780亩,今天我们调配了13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000亩地,预计5天内完成收割任务。”大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桂春介绍,村里集中托管了350亩土地,采用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模式,农民每亩土地保底收入800元,每亩可增收2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效80万元。
淮河之畔的大郢村,依托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优势,建成1300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推广社会化服务模式,实施“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托管模式,积极带动农民增收、土地增效。
在紧张收割的同时,常坟镇调度打捆机、粉碎机、旋耕机等配套农机开始联合作战,对收获田块进行备耕处理,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加速推进“三夏”进程。
“常坟镇地处‘大河湾’,拥有耕地12.6万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远近闻名的‘皖北粮仓’,为了保障夏粮颗粒归仓,我们早谋划、早部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常坟镇镇长年士磊介绍,先后调配了300余台农业机械,保障收割进度,并设立多个农机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农机设备高效运转。“在完成小麦收割任务后,同步推进夏种工作,大力推广优质农作物品种,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据了解,为保障跨区作业农机手在怀远顺利开展抢收工作,该县在高速路口设立2个跨区农机作业接待站,接待外地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六个一”服务。
安徽交控集团界阜蚌高速公路怀远西收费站工作人员石雨涵介绍,平时运输联合收割机车辆需查验三证,合格后免费放行。“三夏”期间,他们实行简化查验流程,联合收割机出示跨区作业证可直接免费快速放行。
在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该县为农机手发放机收作业指南,帮助他们了解怀远小麦区域分布、作业路线、天气动态、维修网点、供油服务等信息,做好人、地、机对接服务,让他们快速进入作业状态。
而在徐圩乡粮食烘干中心,该县为及时应对降雨天气给夏收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接38家粮食烘干企业和烘干中心,实行24小时烘干服务,批处理量7100吨,确保小麦含水率控制在13%的安全标准内。
徐圩乡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支银红介绍,5月22日开始烘干粮食,批处理量一次烘干可达60吨,平均7—10个小时烘干一批,能够满足周边3—5个村的小麦烘干需求。
与此同时,该县还组建9支农机维修服务队,采用“站点+流动”服务方式,保障农机高效运转。“20名三包服务人员分成10组,每组2人,24小时为夏收服务,只要接到用户电话,两个小时服务到位。”怀远县汇丰农机维修服务站负责人孙兵说。
“‘三夏’期间,全县计划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5598台、大中型拖拉机6918台、粮食烘干机1457台、秸秆打捆机1100台、播种机9045台,力争6月3日小麦抢收大头落地,6月20日基本完成夏种任务。”怀远县农机推广中心副主任桑小棒表示。(谢勋章 肖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