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毫秒不过是人眨一下眼睛的瞬间,却足以让数据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与京津冀枢纽节点之间完成约40次的穿梭往返。如此高效的数据传输背后,是强大的绿色算力支撑。7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成果发布环节,内蒙古自治区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利君发布和林格尔集群至枢纽间算力网络建设成果。
据张利君介绍,内蒙古全面建成内蒙古与全国其他算力枢纽节点间400G高速光传输网络,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已建成1ms城市算网,内蒙古已构建“城市1ms、区域2ms、重点区域5ms、全国枢纽15ms、20ms”的分层时延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呼和浩特市在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肩负重要使命。提升该数据中心集群与全国其他枢纽节点的互联互通能力,是优化国家算力布局、实现跨区域高效协同的关键一环。经过持续攻坚,和林格尔集群在算力网络建设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内蒙古已建成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形成以呼和浩特市为圆心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信息传输到呼包鄂乌城市群用时2毫秒以内,到京津冀枢纽节点4.53毫秒,到长三角枢纽节点14.33毫秒,为绿色算力流通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张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