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席约瑟·达木里(Yose Rizal Damuri)在《通过RCEP领导人会议构建区域协调机制应对全球贸易挑战》一文中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涵盖了众多亚太国家。该协定被视为相关国家迈向更深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然而,RCEP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掘,亟需尽快召开RCEP领导人会议就此进行讨论。
文章介绍,RCEP预计将在未来20年内降低区域内高达90%的商品关税,简化海关程序,并协调原产地规则。这对参与区域价值链的企业意义重大。与许多贸易协定不同,RCEP专门设立了经济技术合作章节,旨在为东盟欠发达成员国提供能力建设、政策对话和技术援助。
尽管RCEP规模巨大且前景广阔,其全部潜力仍未充分释放。因此,相关国家迫切需要召开RCEP领导人会议。这一峰会最好能在2025年10月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及相关会议期间召开。
文章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日益碎片化,保护主义盛行。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全球多国加征关税,导致越南、柬埔寨和泰国等东盟国家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各国对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的信任度也在下降。例如,世贸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过去六年中实际上已陷入停滞。在这种环境下,RCEP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区域替代方案——它搭建了一个平台,成员国可在此协调立场、维护开放市场并制定共同规则。领导人会议将成为在最高政治层面开展这些活动的最佳场所。
除了应对当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领导人会议还可为充分释放RCEP潜力创造机遇。RCEP目前面临若干挑战,可能制约其影响力,例如:成员国推进RCEP的进度参差不齐、东盟国家对RCEP的热情有所消退、RCEP缺乏应对国家补贴等新型贸易挑战的能力等。
鉴于此,领导人会议有望将RCEP转变为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平台。各国领导人可在峰会上探讨成员国间的能力差异与实施差距,探索制定具体的RCEP落实目标,并建立跟踪进展的机制。
文章认为,通过领导人会议构建区域协调机制应力求取得实质性成果,以强化RCEP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的战略地位。例如,峰会应发表一份领导人联合宣言,重申RCEP的战略重要性,承诺捍卫开放、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在当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推动RCEP的影响力拓展至新的关键领域。该宣言还应承诺每两年举行一次RCEP领导人会议。
总之,10月份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不仅是一次外交活动,更是一个战略机遇。东盟可借此引领并重塑RCEP,使其超越单纯贸易协定的范畴,成为在支离破碎的全球经济格局下开展战略经济治理的前瞻性平台。通过召开RCEP领导人会议,成员国可加强区域团结,推动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入下一发展阶段。(编译:秦川、江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