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圣保罗分社记者 杨家和
从中国珠海到巴西马瑙斯,直线距离逾1.6万公里。然而,对格力电器而言,这是一条通向拉美市场的“发展快车道”。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巴西市场以来,格力始终坚持本地化发展与自主品牌战略并重,推动中国制造深度融入巴西的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
历经25年深耕,格力电器(巴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巴西”)已实现本土生产、技术升级与节能转型,打造出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相融合的中国企业样板,为中巴合作提供了高质量、可持续的共赢范式。
助力巴西再工业化进程
2001年,格力巴西在马瑙斯投资2000万美元建厂,成为最早在巴西制造业领域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之一。马瑙斯作为亚马孙雨林腹地的自由贸易区核心城市,为格力的本地化生产与辐射南美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厂初期仅设立空调内、外机各一条生产线,如今已扩展至6条整机生产线(其中4条生产家用空调,2条生产轻型商用空调),年产能达200万套,市场占有率在巴西名列前茅。
格力以高度本地化的人才体系为支撑,现有员工逾1300人,其中中方员工不足5%。通过稳定高效的中巴协作机制,格力工厂已成为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的展示窗口。
多年来,格力持续深化与本地供应链的协作,将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管理经验引入巴西,在优化自身产业链条的同时,带动当地零部件企业成长,有效提升了巴西整个家电行业的工业水平。
格力巴西产品工程师爱德华多·罗伯托表示:“格力不仅在巴西建立了现代化工厂,还推动整个产业链本土化进程,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创造了大量高质量就业机会。”
引领巴西制造业转型升级
格力巴西在设立马瑙斯工厂时同步引入总部质量管理体系,在设计、制造、采购等环节推行“零缺陷”标准,迅速赢得当地消费者信任。
龙尼是格力巴西招募的首批本土工人之一,已在格力工作22年,现任工厂生产主管。他回忆,早期推出的低噪音空调广受欢迎,甚至有用户因噪音过低而反复确认设备是否运转。
近年来,格力巴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持续提升自动化和精益生产水平。2024年,企业引入智能折弯机、自动码垛系统等先进设备,推动生产模式向工业4.0标准迈进。据企业披露,去年人均产值同比增长30%,产品返修率显著下降,单位产能效率跻身行业标杆行列。
为提升能效与研发能力,格力设立了本土实验室,用于能效测试、产品迭代与节能技术开发。其空调产品全部使用环保冷媒,兼具高能效和零臭氧消耗潜值(ODP=0)特性,已连续多年获巴西最高节能奖。2021年,公司中标圣保罗黎明商场一期离心机项目,展现了在大型商用空调领域的技术优势。
同时,格力巴西通过本地技术升级与人才培训,构建高技能人才体系。公司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融合。通过设备援助、教材开发与技能培训,为当地制冷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既服务了企业发展,也助力巴西制造业转型升级。
打造中巴合作新典范
多年来,格力巴西扎根马瑙斯自由贸易工业区,累计创造1300余个就业岗位,涵盖生产线操作、设备管理、产品研发等多个关键环节。依托系统化的职业培训机制,员工技能持续提升,其中不乏佼佼者从基础岗位走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和管理领域。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就业机会,更是培养本地技术人才,让他们真正融入价值链高端。”罗伯托说。
格力巴西塑造了中国制造在巴西市场广受认可的高品质形象。作为业内首个提供“5年整机保修”和“10年压缩机保修”服务的空调品牌,格力不仅赢得了用户信赖,也树立了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服务标杆。
格力巴西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定期组织员工面向残疾学校、福利机构及贫困群体开展捐赠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严格履行纳税义务和员工保障承诺,累计缴纳税费和发放员工福利超20亿巴西雷亚尔。疫情期间,格力巴西坚持运营,向医院捐赠防疫物资,并创办线上职业学校,为安装工提供免费培训,助力抗疫和就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凭借稳定运营和本地化战略,格力巴西成功赢得多个国际项目。2016年成功中标里约奥运会场馆空调项目,成为唯一中标该项目的中国家电品牌,设备实现零故障、零投诉。此外,格力频频亮相南非世界杯、卡塔尔世界杯、巴西美丽山换流站及国家电视台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成为高规格赛事和公共建筑中的“常驻品牌”。
目前,格力巴西销售规模位列市场第二,销售网点已遍及全巴西27个州和联邦区,拥有超过200个经销商和5000个售后服务网点。未来,格力还将拓展巴西洗衣机、冰箱等白色家电市场。格力巴西销售执行经理卡洛斯·穆拉诺表示,相关产品将于2025年下半年自中国出口,目标是两年内取得市场主导地位。格力巴西预计,2025年营业额将增长15%,销量将增长17%。
“这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龙尼说,“格力显著改善了我的家庭生活,还让我有机会去中国交流,拓宽了视野。”这一成长经历,正是格力在巴西深耕本地、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的缩影。
通过本地融合、技术输出和责任履行,格力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样本,也为中巴经贸合作注入了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