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宿州埇桥区: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 助推河湖管护提质增效

2025-08-08 17:22   埇桥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积极践行中央“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转变。

健全联动制度,树立中心轴。区河长办出台宿州市埇桥区总河长令第4号《宿州市埇桥区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各成员单位的管护职责和管护标准。区河长办不定期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河湖开展巡查暗访,确保河湖管护规范化、常态化。落实“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积极协调组织开展检察官护河行动,年度内分别开展跨界河流市、区检察官巡查、宿州市暨埇桥区联合蚌埠市暨固镇县跨界河流府检联动,对发现的涉河湖问题,两地市签发河长交办单及检察建议书,共同推动问题整改,破解跨界河湖监管难题。

推动工作落实,打造基本面。区河长办印发《宿州市埇桥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宿州市埇桥区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实施方案》,统筹各部门聚力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水利部门投资19.86亿元,实施包浍河治理、奎濉河综合治理、萧濉新河埇桥区段治理、方河综合治理、唐河(周渡口至埇灵界段)治理等工程,全面加强了埇桥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部门投资18.36亿元,对城区黑臭水体实施整治,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生态环境部门投资1.3亿元,实施澥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运粮河水质净化工程,有效提升埇桥区水环境质量。

督导问题整治,破解疑难点。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不断探寻解决方法,通过河长牵头、部门协作、细化实施方案等措施,推动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序化解。区河长办调度区房屋征收中心、区水利局等形成合力,协调安置房屋55套,妥善整治80年代沱河堤顶建房70间,拆除历史房屋5400平方米;调度区民政局、区水利局、区自规局等单位,制定《宿州市埇桥区沱河堤防、滩地葬坟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利用春节、清明节等黄金时段,区级总河长全面统筹,河长挂帅指挥,河长办协调督办,指导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任务,协调资金176.12万元,统一建设公益墓地,妥善整治沱河堤顶葬坟问题1148个。

建立长效管护,共筑能效县。区河长办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城市管理部门常态化开展城区内30条河道的日常保洁工作,保障河道长治久清。水利部门每年投入近60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签订河湖保洁合同,按照河湖管护标准,对设立区级河湖长的22条(座)河湖库(全长约439km,面积5000万平方米)进行专业化运行管护,有效提升了水环境、水生态质量。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治理完成黑臭水体共计256条,其中2021年完成9条,2022年完成73条,2023年完成61条,2024年完成113条,目前已超预期完成治理任务。

农业农村部门秉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的理念,创新投资模式,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构建三级循环体系。2023年以来,埇桥区畜禽粪污资源化率均为90%以上,位居省、市前列。住建部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配置齐全,保洁人员队伍配置健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庄子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