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云端”飘香,千年花鼓“舞动”全网,老字号美食触“网”焕新……当前,江淮大地不仅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涌动着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消费的澎湃浪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移动”)通过5G、AI等前沿技术,将非遗文化、老字号美食与数字消费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与数字活力。
5G直播破壁垒 非遗美食“云端飘香”
在安徽省天长市,一场“5G+非遗”的直播实验正重塑乡村消费格局。依托安徽移动5G网络超低延时、高清画质的实时传输,省级非遗美食“甘露饼”的制作全过程被实时推送至全国观众眼前,让全国消费者“云体验”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
安徽移动5G直播探寻非遗美味。
直播中,老师傅揉面、包馅、烘烤的指尖技艺,在特写镜头下纤毫毕现,酥脆表皮与绵密馅料的视觉冲击力引得网友纷纷下单。据悉,直播期间线上订单量不断增加,成功打通非遗美食从“地方特产”到“全国爆品”的上行通道。
“过去甘露饼销路仅限周边乡镇,如今通过5G直播,北京、广东的客户都能尝到‘热乎’的非遗味道。”天长市“甘露饼”代表性传承人张春根感慨道。
以“数字+消费”模式,推动农产品从单一售卖向文化体验升级,安徽移动让皖美乡村的消费活力通过5G网络辐射全国,勾勒出“线下集市+云端商城”的消费新图景。
云上非遗展演 千年花鼓“舞动全网”
在凤阳县,凤阳花鼓的铿锵节奏与5G信号同频共振。当花鼓戏艺人挥袖踏步,高亢的唱腔穿透时空,安徽移动5G高清直播系统便精准捕捉每一个旋转的衣袂、每一记清脆的锣点,并通过云平台实时推送至千万观众屏幕。
安徽移动5G直播非遗展演。
为进一步构建非遗传承的新生态,安徽移动汇聚全省多项珍贵的非遗资源,精心打造了线上非遗展播专区。借助AI智能推荐算法,不仅让非遗表演精准触达年轻群体,还带动了文创产品云端销售,形成“展演-互动-消费”闭环,让传统艺术在数字时代找到“破圈”密码。
“观众不仅能看演出,还能通过AR技术试穿花鼓戏服饰、定制文创周边。”非遗相关负责人杨鲲鹏介绍道。截至目前,凤阳花鼓相关短视频播放量已突破万次,数智化手段让“养在深闺”的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数智改造老字号 百年技艺“触网新生”
在宿州市砀山县,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 —— 曹庄桶子鸡,正凭借 “5G + 明厨亮灶”工程迎来发展新机遇。
百年老店的“5G+明厨亮灶”。
为助力这家非遗美食店打破传统经营模式,安徽移动主动靠前服务,为其量身打造数智化解决方案,不仅安装了千兆宽带,保障网络传输的高速稳定,还部署了高清摄像头,全方位覆盖后厨制作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云监督”非遗美食的诞生。如今,年轻人可以在他乡刷着短视频,下单美味桶子鸡,承载着砀山记忆的非遗美食,借助数智化翅膀飞向全国各地。
数智化的春风同样吹到了泗县。在泗县刘圩镇,非遗美食“刘圩大饼”通过村直播中心走向全国。“过去赶集卖饼,现在对着镜头就能接单,数字技术让咱的‘土疙瘩’变成了‘金饽饽’!”村民王大姐提及这一变化喜笑颜开。
据了解,该村直播中心启动后,以直播方式推动本地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打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成为和美乡村增收的“富民引擎”。
数字赋能,文化飘香。如今,安徽移动正以5G、AI等数字技术为笔,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文化传承有路、产业发展有为、乡村生活有味”的崭新画卷。(吴万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