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法兰克福分社记者 马悦然、华沙分社记者 崔力
波兰内政部9月12日发表声明说,因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当天开始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波兰自12日0时起关闭所有波兰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公路和铁路口岸。23日,波兰总理图斯克宣布,波兰将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之间的公路和铁路口岸,该举措将于25日0时起实施。
波兰当地时间25日11时29分,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MW-373 次(德铁)“义乌-马德里”班列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口岸完成整列换装后,再次鸣响汽笛启程,驶向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这标志着在波兰口岸重新开放通行后,“义新欧”欧洲方向首趟班列恢复正常开行。
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变局与地缘政治的持续挑战,中欧班列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钢铁动脉,日益彰显其在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的独特价值。这一事件对中欧班列运行造成一定影响,也引发了各方对中欧班列未来发展的关注。从优化运输网络和供应链管理,到拓展业务范围,再到丰富线路选择,业界专家提出务实建议。
波兰关闭波白公路和铁路口岸对中欧班列造成影响
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咽喉要道”,马拉舍维奇口岸是约85%-90%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主要门户,与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共同构成了欧亚铁路货运的关键节点,是欧亚货运铁路从宽轨换标准轨接入欧洲铁路的重要换装站。
总部位于波兰的国际道路运输协会主席扬·布切克表示,关闭边境将给运输商和企业主带来混乱,同时还会造成交通拥堵。“如果关闭仅持续几天,将对运输流量和合同执行产生短期影响,但如果关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中欧班列从波兰转移出去,选择南线方案(经中亚、土耳其)。”PKP Cargo管理、推广和投资者关系办公室副主任尤利塔·索蒂西亚克表示。
被迫改道或寻找替代路线会增加货运企业的运输时间与成本,绕道其他国家或采取海铁联运方式,都会提高物流成本、造成订单延误。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在规划路线或签订运输合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的时效、价格和稳定性。如果中欧班列的交付时间无法预测的话,会降低进出口企业的使用意愿,转而选择其他替代方案。以往,中欧班列的优势很明显,比海运快,比空运便宜,而且相对稳定。
事实上,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市场中展现出的价格稳定性,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根据ERAI/Index1520半年报数据,中欧铁路运费保持在每FEU(40英尺当量集装箱)平均3250美元的水平,复合变异系数低于1%,与波动剧烈的海运费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稳定性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效的运营协调与基础设施投入是价格稳定的重要保障。德国国际铁路货运商业协会主席奥拉夫·克吕格尔强调,中欧班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许多德国和欧洲企业得以优化供应链。
应对外部冲击,中欧班列展现韧性
这次事件可视为是中欧班列发展韧性的一次压力测试,也凸显了寻找更多路线的紧迫性。华沙智库东方研究中心的康拉德·波普拉夫斯基表示,除马拉舍维奇路线外,目前所有陆路替代方案都存在明显局限性。波兰瑞亚未来物流公司总经理莫伟杰也直言,南线方案“不是一个好的替代选择,因为南线方案还不成熟”,途经的国家多,协调成本高,还要跨越里海,时间长且运力有限。
有分析认为,南向方案虽然“不成熟”,但在当前情况下仍是一个关键“备选项”,为整个中欧班列网络带来了宝贵的弹性。
近年来,中欧班列通过多线路布局,增强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除了传统的北方走廊(经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中部走廊(经黑海和中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也在拓宽南欧铁路通道,开通跨境电商班列,增强亚欧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冗余度。这种多通道策略,使得中欧班列网络能够更好地分散风险,应对局部冲突或中断。
中欧班列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展现出的韧性,也间接巩固了其价格的稳定性。2020年,沿陆桥铁路运输的货运量比2019年增加了近65%,达到546,900标准箱。在2024年红海海上运输中断期间,中欧班列也成为托运人寻求替代方案的重要选择。这种“避风港”效应提升了中欧班列的市场价值,也使其在长期竞争中能够保持价格的相对独立和稳定。虽然今年上半年中欧铁路货运量下降27%,部分客户回归海运,但这恰恰说明中欧班列作为战略“备胎”的价值。
图为2024年12月3日在德国杜伊斯堡市DIT场站拍摄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将朝着更成熟的方向迈进
面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和国际贸易格局的不断调整,中欧班列的未来发展备受各方关注。从优化网络到拓展服务,从应对挑战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欧班列正朝着更成熟、更具战略意义的方向迈进。
奥拉夫·克吕格尔建议,应进一步优化运输网络和供应链管理,增设铁路物流终端,加强通往南欧和东欧主要港口的连接。庞弗雷特也认为,欧亚陆桥持续发展的经济前景积极,甚至提出了中欧高速铁路的可能性,预示着技术创新和运输效率提升的巨大潜力。
中欧班列的服务范围和货物种类应持续多样化和高端化。从最初运输纺织品和低端消费品,到如今涵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设备和先进电子产品等高价值商品,中欧班列的货物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服务产品涵盖53个类别、50,000多个品种,高附加值商品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专门的冷链服务和跨境电商班列的开通,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德铁货运欧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阿罗娜·托普拉克指出,当前班列业务已扩展到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
不过,海运在恢复稳定后仍具竞争力,但中欧班列作为战略补充和风险对冲工具的价值不容忽视。庞弗雷特强调,由于经济基础强大,由此产生的互联互通很可能在双边政治崩溃中幸存下来,且数字化和无纸化贸易的加速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业内专家提醒,中欧班列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包括改善基础设施、简化通关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并加强沿线国家的合作,以应对来自海运和地缘政治变化的双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