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届国际宇航大会闭幕 中国航天民企崭露头角

©原创   2025-10-04 10:17   李晓渝

新华丝路悉尼10月4日电(记者李晓渝)第76届国际宇航大会10月3日在悉尼闭幕。在这一全球航天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上,多家中国航天业民营企业携多项航天技术成果亮相,与全球同行展开密切交流。

卫星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卫星制造商银河航天是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一家独角兽公司。它在大会上重点展示了卷式全柔性太阳翼样品。在该公司解决方案部总经理张鹏受邀参加全球网络论坛并发言后,该公司愈发受到关注。

银河航天国际业务拓展总经理黄和平告诉记者,该公司开发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试验星座已在国内开展了大量的测试和应用,并且出海到了泰国,目前在中东、拉美、非洲等地正开展演示应用合作。

399198125208104961.jpg9月29日,国际宇航大会上,银河航天工作人员和外国参会人员交流。(李晓渝摄)

他说,银河航天将通过国际合作,与海外运营商合作,共同以符合当地的政策的方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

黄和平说,银河航空此次参会第一是要开展行业内交流,展示自身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私营企业的形象,介绍其产品。其次,该公司在大会上约见了合作伙伴和客户,当面进行交流,维护客户关系。此外,银河航天也希望借此进一步开拓新的资源,寻找新的有潜力的合作项目。

人工智能相关课题是本届国际宇航大会的热点,相关中国航天民企备受瞩目。

国星宇航是全球AI卫星领域的先驱者,也是中国研制发射AI卫星的商业航天公司。该公司执行副总裁赵宏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星宇航推出的“星算计划”将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构建未来算力网络。作为未来的天基算力基础设施,这相当于把地面上服务于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中心,通过卫星的形式部署在太空中。

他说,对于应急、交通管理等需要低延迟的场景,天基算力基础设施可以让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的过程在卫星侧短时间内直接完成,这将大幅提升客户所要求的效率。未来,国星宇航还计划让天基算力基础设施向下辐射,也参与到一些地面算力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到位的地面应用中。

他说,地面上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散热用水,天基算力基础设施能使用太阳能和太空中的极冷环境。相比地面算力中心来说,天基算力基础设施成规模后会具有低成本和运营方面的优势。而且天基算力基础设施还具有全球覆盖的特点,在实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全球普惠或全球服务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太空智能技术企业。该公司展位负责人廖振华告诉记者,传统上卫星的数据利用率其实不高,比如拍摄的目标是否有云覆盖要等到传回地面后才会被发现。地卫二的产品相当于星上的人工智能,在轨就能去除无用信息,保存有用信息,以此提高卫星的使用效率。同时,该公司还计划建设卫星星座,达成全球共享共用。

他表示,地卫二此次参会主要是为了与老朋友们多交流,同时认识新朋友,并且推广该公司的国际合作。他说,航天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要在海外落地,必须在政策、合作伙伴等方面与当地多方交流和沟通,加深相互理解。通过前期沟通,地卫二与这些现在和潜在的伙伴们在国际宇航大会上见面,收获了良好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