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6月3日发表题为《在疫情和地缘政治导致股市抛售潮后,投资者重返中国股市》的文章称,今年早些时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等因素,中国股市出现了抛售潮。在这之后,全球投资者正在重返中国股市。
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跌幅达17%,超过其他主要国家股市基准指数的跌幅。
但现在,一些国际基金经理认定,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海外投资者利用香港的“沪股通”交易机制,在过去一周净买入280亿元人民币(约合42亿美元)的中国内地股票。这仍使他们的持有总量低于1月份的峰值,但与此同时,沪深300指数自4月份的低点已上涨近9%。
掌管2万亿欧元资金的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樊尚·莫尔捷说:“现在是回归市场的好时机,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而言。当前的价格疲软是股票和信贷的重大机遇。”
莫尔捷列举了他持积极立场的一系列原因。去年,监管机构对从教育、互联网到游戏等行业的打击导致股价下跌,并导致一些基金经理认为中国不可投资。现在这种打击已经降温。
与此同时,他认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反应引发之后,关于中国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金融制裁对象的猜测是离谱的。他说:“我们认为中国不会介入这些问题。”
此外,尽管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在恒大去年破产后仍然面临压力,但他赞同西方投资者的普遍观点,即房地产行业不会迅速发展成一场席卷整个经济的全面危机。他说:“现在的情况与2008年完全不同。”
其他人表示赞同。私人银行隆巴德·奥迪耶银行首席投资官斯特凡纳·莫尼尔说:“我们增加了对中国股票的配置。它们之前的表现极其糟糕,其原因已经开始反转。”
莫尼尔放弃了其他从2022年开局就更强劲的新兴市场,例如“表现不错的”巴西,转而投向中国。
上海在实施了两个月的封城后将重新开放,这也提高了对中国股市反弹的预期。
一些人甚至猜测,这样的重新开放可能有助于提振世界各地的市场。在2022年前几个月,世界各地的市场都受到了影响。“洞察”投资公司的宏观研究负责人加雷思·科尔史密斯说:“正如我们在其他国家所见,一旦取消限制,你就会看到真正强劲的反弹。”
但谨慎或许是有道理的。新加坡富敦基金管理公司策略师罗伯特·圣克莱尔说:“不利的因素在于……外部环境要脆弱得多。”
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还在继续蔓延,尽管市场的焦点转移到了上海的重新开放上。评级机构穆迪公司的分析师周二警告说,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疲软和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继续面临流动性压力”。
债券的情况略有不同。上周,中国扩大了对境内债券市场的开放,通过香港的“沪债通”交易机制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人民币债券的途径。此举是在今年有创纪录的人民币债券外流之后出台的。但投资者怀疑,在法令生效后,此举能否刺激大量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