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朱丽莉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6至19日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45个国家近7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东盟参展企业约640家,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7个东盟国家恢复包馆。会期将举办19个高层论坛,涵盖经贸、产能、电商等领域。
共谋“新机遇”:推动区域经济复苏
2023年是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时也是东博会创办第20个年头。20年来,东博会和峰会不断提升开放平台的支撑作用,倾力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主动对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愿景》,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随着2004年首届东博会和峰会的举办,面向东盟的开放开发势如破竹。2008年,我国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逐步成为引领广西加快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我国沿海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北部湾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航线实现东盟主要港口全覆盖,航线总数75条;货物吞吐量从2006的334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3.7亿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第10位;集装箱吞吐量由2006年的19万标箱增长至2022年的702万标箱,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第9位。
在东博会和峰会的助力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和中国—东盟信息港等一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诞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日渐提升。
推出“新举措”: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20届东博会着力服务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首次举办“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召开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2023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等,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领域形成相关成果。
本届东博会将着力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企业参展规模,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多领域交流与合作。本届东博会设置RCEP展区,精心组织东盟以外RCEP成员国知名企业参展。“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将展出巴基斯坦、波兰、匈牙利等国家的特色产品。同时,会期将举办第三届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及相关活动。
达成共识、建立机制、促成合作……东博会和峰会通过举办一系列的高层会议和论坛,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走深走实。
呈现“新理念”:助力“镶钻成冠”升级发展
东博会走过“黄金10年”“钻石10年”,在创办20周年的重要节点,迎来了“镶钻成冠”的新未来。围绕“镶钻成冠”新理念,第20届东博会着力做好顶层设计,为今后升级发展谋篇布局。据介绍,本届东博会特别设立东博会及峰会20周年成果展区。同时,还将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重点领域和谈判进程,新设数字技术、上市公司、时尚生活等展区,挖掘合作新潜力。
展望规划未来,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韦朝晖表示,相关部门已初步编制东博会中长期规划,提出东博会未来5至10年的升级发展方向,还编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商机前瞻》蓝皮书,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东博会和峰会将继续传递开放合作的强烈信号,助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