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 何丰伦
贸易往来全面提速,技术创新携手共进,能源领域合作共赢……RCEP全面生效以来,实现成员国多领域多范围多层次全面发展。12月9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机构(RSU)落成仪式在印尼雅加达东盟秘书处举行,东盟秘书长高金洪、RCEP东盟方主席国印尼贸易部长布迪·桑托索和来自其他东盟成员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等15个RCEP成员国代表参加仪式。此次落成仪式标志着RSU全面投入运作,是RCEP机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为RCEP实施及相关机构运转提供充分的秘书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RCEP全面高质量实施。
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6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5.3%。中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进口905.2亿元,税款减让达23.6亿元。记者追踪采访过程中发现:这一领域推动成员国实现三大领域全面获益。
贸易往来全面提速
RCEP红利持续释放,企业从中获得实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评估报告《以提升规则利用率为重点释放RCEP红利——2022-2023 RCEP实施初步评估》指出,2022年中国企业在RCEP项下享惠货值总额达3006亿元,2023年上升至3605.9亿元,同比提升20%。老挝工业与贸易部部长助理莫拉克斯·德拉西贡指出,RCEP生效后,有很多税收优惠取消了贸易壁垒,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进出口经贸往来。
早在2022年,RCEP中10个成员国的区域内贸易总额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其中,老挝对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同比增长位列区域内第一,有效促进欠发达经济体融入RCEP区域大市场。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方面,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计算,RCEP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约64.5%上升至2022年的约65%和2023年的约66%。其中,越南的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比提升幅度最大,两年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
RCEP区域大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面对地缘政治挑战日益突出、全球经济加速分化的严峻挑战,共建RCEP区域大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2029年,RCEP区域GDP将增长10.9万亿美元。这个增量大约是美国GDP同期增量的1.4倍,大约是欧盟GDP同期增量的2.6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32%左右。
技术转移创新合作
RCEP成员国相互之间的技术协同创新与这一范围内产业链整链布局特点密切融合。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刘俊清博士分析认为:“随着成员国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整体改善,这一领域正在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迈向区域供应链、投资便利化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带来的巨大发展红利中。”
不久前举行的“2024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中国和东盟正在探索新的科技创新合作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电动汽车、蓝色经济等新兴技术领域的深化合作,将有利于推进实现双方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同目标。
制造业是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徐毅分析认为:“RCEP成员国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垂直分工’,在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纺织、鞋帽、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空间巨大的同时,来自中国市场的电子设备也在刷新全球各国对这一区域产业分工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认知。”深圳大学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龚晓峰说:“随着RCEP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持续开拓,涉及的产业越来越多,如今大湾区有很多智能产品开始转移出去,市场需求也很大。”
目前东盟多国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大项目落地后,东盟国家对此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中国—东盟职教合作提供了巨大机遇。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面向泰国、老挝、印尼等东盟国家输出铁路、新能源汽车等职教标准,如在泰国大城府商业技术学院设立“柳铁职院天佑学院”,创建了“三阶段·联盟制·标准化”创新型高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泰国留学生谢有成学成回泰国后从事地铁维保工作:“如今中泰铁路正在建设,我经常向家乡亲戚们介绍,希望他们到中国学习轨道交通技术。”
职业技术培训成为RCEP各国密切产业链价值链联系,深化区域互利共赢的重要渠道。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在泰国和印尼与当地学校共建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和国际工匠学院,联合培养包括制定教学标准、教材共享,泰国订单班、印尼订单班均已开班培训,相关人才培养项目此前还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能源合作稳定升级
能源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公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认为,随着东盟国家国内需求扩大及商品和服务出口形势改善,2024年东盟经济有望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对能源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RCEP成员国普遍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印尼的中国华电巴厘岛电厂,到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从泰国诗琳通大坝综合浮体光伏项目,到越南嘉莱300兆瓦风电项目……中国为RCEP成员国民众用上更加经济、稳定、清洁的绿色电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资金支持和设备支持。由中国能建葛洲坝国际公司牵头在印度尼西亚建设的合作项目上西索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向爪哇—巴厘电网供应1.479亿千瓦时绿色电力,大幅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和稳定性。中国华电额勒赛下游水电项目(柬埔寨)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新元介绍,额勒赛下游水电站投产之前,柬埔寨电量缺口超过全国用电量的20%,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投产后,额勒赛下游水电站实现投产以来连续安全生产超3900天,累计输出绿色电能达110亿千瓦时,投产次年发电量占到柬埔寨全国发电量的30%。
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RCEP协定等相继落地,成员国范围内的务实合作将持续深入,推动清洁能源、交通、水利等更多项目落地见效,为RCEP范围内各国绿色低碳发展、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阿里芬·达斯里夫表示,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印度尼西亚将利用相关的产业链支持新能源部分,特别是利用RCEP合作框架在绿色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中国在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将帮助印度尼西亚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达斯里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