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China’s Push-in Strategy in the Arctic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Governance
中文摘要: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Matilde Biagioni在《中国的北极推进政策及其对区域治理的影响》一文中表示,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对北极的兴趣有所增加。2013年,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然而,真正的转折点是在2018年,《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在这份文件中,北京将自己定义为“近北极国家”,并提出了启动“冰上丝绸之路”的雄心。
近20年来,国际社会对北极环境与生态的关注日益加剧,北极治理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北极资源的巨大潜力也激发了各国对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近北极国家,首先是因为北极的气候危机相关问题对中国有相关影响。不过,中国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北京必须扩大能源供应以确保经济增长。中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超过70%,预计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增加,而进口占该国天然气供应总量的40%以上。因此,北极可能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做出重大贡献。
其次,北极海冰的融化使中国能够利用新的北极航道。这条航线比传统的苏伊士运河航线更短,成本更低,“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更是将给北极各国政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个非北极国家,中国北极政策的成功将取决于其推进力度,其中包括深化区域合作的能力,对国际协议和相关修辞工具的关注。无论中国的北极政策最终会取得多大成功,它已经为重塑北极治理做出了贡献,并有助于“将北极重新构建为一个全球空间”。(编译:江明明、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