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增长

2024-03-13 15:48   加纳非中政策咨询中心

加纳非中政策咨询中心执行主任和高级研究员保罗·弗林蓬(Paul Frimpong)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增长》的文章称,现代化是影响全人类的普遍事业。现代化没有单一的范式或解决方案。现代化的性质和速度可以因文化和国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体现各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前提是这条道路符合本国国情和人民对进步的需要。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已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战略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项变革性努力,旨在将中国提升为全球经济和技术强国。该战略可被视为旨在实现民族复兴、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变革性努力。它包括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军事现代化和减贫等各个方面。

通过多措并举,包括经济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进步、教育和劳动力发展、全球参与和外交等,中国的现代化战略证明这个国家的远见、决心和适应能力。

中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无双的成就。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其现代化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蓝图,为那些渴望在当代全球格局中取得类似经济和技术进步的国家树立榜样。

中国的现代化战略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现代化奠定根本基础。自那以后,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进步。

这一历史背景彰显中国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推动中国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多方面举措。通过其现代化战略,中国继续在此基础上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全球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的另一种途径。这种方法优先考虑人民福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它促成多项全球倡议和项目,成为促进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平共处。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成功让大量人口摆脱贫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还展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非关系继续得到积极反馈,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总额达2543亿美元,在中国的现代化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规模投资(包括在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体现中国致力于促进境外经济发展和创新的承诺。这种合作扩大经济机会、促进技术进步,支持全球基础设施发展,与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产生共鸣。

此外,中国在非洲的农业现代化倡议体现中国对非洲大陆农业潜力的认识。尽管面临挑战,中国仍计划加强与非洲在多方面的农业合作。该倡议强调真诚合作的原则,注重互访、交流和对农业企业的支持。

中方计划通过“非洲共同农业园区项目”(CAAP)支持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促进农业投入品本地化生产,提高生产力。中非将通过联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技术合作,重点是种子品种和高产量。

作者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对非投资增加。中国企业在制造业、矿业、农业、电信、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投资。这些投资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还促进技术转让,推进工业化进程,带动技能发展,提高生产能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符合非洲对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减贫的愿望。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产业,该倡议具有促进非洲经济增长和提高非洲国际竞争力的潜力。改善互联互通和贸易便利化也可以减轻非洲的贫困,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称,中国的现代化倡议在经济和基础设施转型方面取得成功。类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类的政策,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受益的机会。该倡议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有益平台。(编译:潘立华、秦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