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海”马来西亚需协同供应链上下游

©原创   2024-03-26 17:43   汪艺, 毛鹏飞

新华社吉隆坡分社记者 汪艺、毛鹏飞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在马来西亚销量大幅增长。根据马来西亚汽车协会数据,2023年,马来西亚汽车总销量近80万辆,其中,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合计销量为3.8万辆。其中,纯电动车销量约1万辆,相较于2022年的2631辆,实现大幅度增长。其中,马来西亚第二国产车占比最高,销量超过28万辆,其次为中国吉利汽车收购的宝腾汽车,销量超过13万辆。排在其后的主要品牌包括日本丰田、本田、三菱等。

中国品牌积极开拓产业合作发展空间

2022年7月,长城汽车在马来西亚成立子公司。11月,欧拉好猫在当地正式推出上市。比亚迪于同年12月正式进入马来西亚乘用车市场,在当地推出ATTO 3电动汽车。2023年5月,在吉利集团于2017年收购马来西亚国产汽车品牌宝腾49.9%的股份后,宝腾首款新能源汽车X90正式发布,这是继X70、X50后吉利与宝腾在马来西亚市场合作推出第三款SUV车型。

2023年10月,长城汽车宣布与马来西亚本地企业EP Manufacturing Berhad(EPMB)旗下的子公司PEPS-JV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从2024年开始在马六甲设厂生产和组装长城品牌汽车,供本地市场销售。目前新工厂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预计首款CKD车型将在2024年下半年正式下线。

马来西亚是全球主要的电子电器制造中心之一,且本国从业者大多具有在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术。此前,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扎夫尔称,马来西亚正倾力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以抓牢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成长的机遇。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纷纷从马来西亚购买零配件,累计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分析认为,在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安全仍不稳定性的背景下,海外电动汽车厂商有望积极调整产业链布局,向马来西亚市场靠拢。

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显现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销售有限公司代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其他区域,东盟整体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偏低,基数小,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近两年增长迅速,一方面源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供给端给出的较大政策支持,比如:进口税、消费税、路税的减免等,对代工生产(OEM)有一定的鼓励作用。另一方面,东盟的市场潜力巨大,吸引全球厂商扎堆布局,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都是投资热门国家,短期内快速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了诸多新车消费选择,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暂未提出消费端的新能源购车直补政策,但以中国车企为主的多品牌激烈竞争,迅速拉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购车门槛,除了早期的“尝鲜族”外,越来越多本国消费者愿意尝试选择新能源汽车。

顺应时代需求,马来西亚政府也在积极吸引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部长扎夫尔近期表示,希望与全球行业领先者合作,带动电动汽车在马来西亚的生产和研发,培养更多高技能的本地工人,支持更多本地供应商,建立强大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分析认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走向海外,中国车企从过去产品出海加速向技术出海、产业链出海转变,对推动海外各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交流将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车企供应链稳定性将遭受市场考验

长城汽车马来西亚销售有限公司代表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需要适应目标市场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者需求,全球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补贴政策和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需要灵活调整产品和市场策略。另外,出海涉及到产品的运输和物流,而一些地区可能存在运输运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可能导致物流成本上升和交货时间延长;部分国家和地区存在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可能增加产品成本,影响竞争力。

同时,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则和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包括安全标准、排放标准等,中国车企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随着市场渗透率加速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建立品牌认知的过程中,预计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市场推广和广告费用,制定有效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此前,马来西亚本土金融机构艾芬黄氏投资银行分析师介绍称,虽然马来西亚政府积极鼓励电动汽车巨头在本国投资,但现阶段在东南亚,这一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目前,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EP Manufacturing Berhad(EPMB)已从泰国政府处获得了生产和组装电动汽车的生产许可证,且该公司也已经同中国汽车制造商——北汽集团和长城汽车达成了合作,计划在当地生产电动汽车和燃油车。

分析认为,对于中国本土的车企而言,在刚刚布局马来西亚市场时,迫切需要物流、客户和销售人员的充分配合,即必须制定一套系统及机制,来协同、串联供应链上下游。因此,建议中国车企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和资源投入,确保其自身能够在马来西亚市场成功地开展业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