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 黄河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和主题类图书在俄罗斯愈发收到关注和欢迎。中国网络作家墨香铜臭的小说《魔道祖师》(在国内翻拍为电视剧《陈情令》)《天官赐福》等在俄许多城市的书店均有销售。埃克斯莫出版社(拥有墨香铜臭所有作品在俄独家版权)的数据显示,墨香铜臭的作品2024年前两个月共卖出11.7万本。
俄罗斯最大连锁书店“读书城”的数据显示,《天官赐福》系列中的第六部,也是最后一部,成为俄罗斯2024年初以来最畅销图书。尚斯国际出版传媒集团长期在俄从事图书出版经营,集团总裁穆平表示,近两年来,很多从未去过中国,甚至不曾关注中国的俄普通读者开始对中国主题图书感兴趣。许多参加中国图书展并有购书意愿的俄读者经常会问“我想了解中国,应该读哪些书?”
迎来全新机遇传播仍存短板
当前在俄举行各类中国文化交流活动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短板。文化传播活动缺乏统一的品牌符号,碎片化、规模小,难以形成声势。
在莫斯科从事网络汉语教学的教师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廖娃表示,她和她的学生们曾多次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文化推介活动。“不可否认,目前在俄传播中国文化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依然是举办活动。”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廖娃说。
据不完全统计,仅莫斯科市今年前五个月就举行了超过30场中国文化交流活动,其中包括展览、音乐会、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但总体上来说,活动比较碎片化,其规模往往不大,持续时间有的只有一个半天。除此之外,这些活动彼此独立,没有很好的协同,所有活动都以“文化年框架下活动”的名义进行媒体宣传,但实际上中方活动组织者或者中国国内主管部门并未对这些活动进行统一的品牌宣传。比如对于“究竟哪场活动是文化年框架下的首场活动”这样的问题,都会存在不同答案。
目前,在俄举办的中国文化交流传播活动多以使领馆、中资机构、企业和文化团体主导,其受众更多是俄各行各业代表人士,俄各城市的普通民众参与有限。2024年春节期间,莫斯科市政府在市中心的特维尔大街上举行大型中国新年庆祝活动,活动现场不仅有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等俄方官员出席,还有大量的俄普通民众参与其中,成为中国文化传播下沉到民间的有益尝试。
跨越文化障碍加强深入理解
在探讨中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传播困境是无法忽略的重要课题。目前,依然存在许多中国的文化元素、文化现象难以被俄罗斯人理解和接受,但与此同时,中俄两国文化中同时存在着诸多共同价值和内涵值得深入挖掘。
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廖娃表示,《红楼梦》《西游记》之于俄罗斯人,就像《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战争与和平》之于中国人。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对对方国家历史文化的深度了解基础上。她认为,中国五千年的的文化博大精深,深入研究非常困难,对普通俄罗斯人来说更是信息量过大。俄罗斯一些大学与中国学相关的专业中,通常只有高年级时才安排一个学期来系统学习中国历史。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戈尔·杰尼索夫认为,中国官方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文化形象和格言式概念。理解这些零散文化图像需要对中国语言文字和其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有一定了解。
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廖娃认为,在中俄两国文化中,情感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得俄罗斯人有时候难以对中国文化产品中的情感感同身受,影响了俄罗斯人接受中国文化的效果。比如,在中国的影视剧作品中,男性角色有时候会因为感动、愤怒、绝望等强烈的情绪而流泪或者痛哭,这对俄罗斯观众而言“有些奇怪”,因为俄罗斯文化崇尚强硬,男性不会轻易流泪或者哭泣。因此,对俄罗斯人来说,需要花一些时间适应和理解这种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此外,俄罗斯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西方相近,更加直接,而中国人则非常含蓄。俄罗斯观众经常会在观看中国影视剧作品时产生一个疑问,“(男女主角)为什么不早点拥抱?而是要呆呆地站在这里,彼此注视着对方”。
纵观中俄两国75年交往历史,甚至更早期中华文明与俄罗斯文明的交往历史,两国间拥有大量共同的历史记忆,比如共同的反法西斯历史、共同的社会主义记忆等。事实上,中俄两国在挖掘和保护共同历史记忆方面已有进展。2023年,中俄两国档案部门通力合作,出版了《苏中文化关系档案文献汇编(1949年-1960年)。
2024年5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支持档案部门开展合作”就写在其中:支持档案部门开展合作,包括交流先进工作经验和档案信息,以及共同筹备档案出版物,实施有关中俄历史和两国关系史的展览项目。明年,中俄两国将共同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维护和铭记共同历史,挖掘讲述共同记忆,将巩固中俄文化交流纽带。
有效引导民间力量 优化在俄传播路径
对俄民众而言,一个偶然的机会可能就会与中国文化结缘,一次偶然的参观可能就会唤醒与中国相关的尘封记忆。业余中国书法教师安娜·帕夫连科原本从事的事火箭研究,10年前她与中国书法结缘是因为当时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去少林寺在莫斯科的代表处学习武术,并在一位武术教练建议下和其他孩子的家长一同练习书法。
在今年初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一次中国书法绘画展览活动上,莫斯科市民奥尔加·萨尔尼科娃说,她是在疫情期间对中国书法和汉语产生兴趣的,当时,她用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目前,她正在研究小篆字体,并已经写得有板有眼了。
新时期的中俄文化交流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在形式上最突出的表现为主体的多元性和话语权下沉,传统上以国家机构和权威媒体为主导的对外文化传播方式需要更新和升级,一个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字幕组”正在成为中俄年轻人之间传播影视文化的新生力量。他们自发地跟踪、翻译和上传两国影视剧作品,《陈情令》《楚乔传》《甄嬛传》《战斗民族养成记》《叶卡捷琳娜大帝》中俄两国优秀影视剧作品在民众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远高于两国官方推荐的作品。
阿纳斯塔西娅·科瓦廖娃说,跟他学习汉语的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网络上搜索最新最热的中国影视剧作品进行观看。但目前“字幕组”的运营仍缺乏规范引导,内容上也良莠不齐,若能对这样的民间力量加以引导,必将对中国文化在俄传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