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和平助发展 埃及政界人士盛赞中国智慧

©原创   2024-08-20 10:42   张健, 姚兵

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 张健姚兵

巴以冲突持续延宕,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增多、各领域发展面临挑战。在国际和地区博弈的大背景下,且恰逢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纪念之际,埃及智库全球未来研究论坛日前在开罗举办“中国与中东和平”研讨会,聚焦中国在中东地区的作用。多位与会埃及政界人士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包括中东问题在内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思想力量和行动方案,期待中国为维护和促进中东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静水流深” 中国促进中东和平

埃及外交部东亚事务高级官员努哈·哈德尔说,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东地区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这为地区和平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埃及愿与中国共同努力,解决中东地区各类危机,实现和平、止战。

埃及中国友好协会副会长阿里·希夫尼说,中国提出了 “一带一路”等众多倡议,提倡共享经验和共同发展,这让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良多。中国让我们理解到了和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们也钦佩中国人的睿智。

“我亲自参与了中国对中东冲突的一些调停和斡旋工作。”埃及前驻华大使马杰迪·阿米尔表示,美国一直掣肘、想点燃中东,而中国以自己的方式净水流深、不争不抢,为中东国家劝和促谈、为地区紧张局势降温,化解美国在中东的霸权主义。

埃及前外长、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乌拉比表示,埃及一直以来与中国努力构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地区的发展。中东和平关系到世界和平。“我们现在非常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来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当然中国一直强调的是和平方式,而非动辄使诉诸武力,这对我们现阶段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发展经济 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乌拉比表示,发展是实现和平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不能实现发展,就无从谈起中东实现和平与稳定。中国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东国家非常需要借鉴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在中国担任驻华大使期间,去过中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官员交流。中国发展速度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惊讶和钦佩。”希夫尼表示,中国的巨大发展给阿拉伯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希望。中国有很多发展经验愿意同世界各国分享,特别是埃及这样跟中国关系好的国家。

阿拉伯政治学协会成员、中国事务专家塔玛拉·贝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消除极端贫困、技术现代化等令世界惊叹的中国经验中受益匪浅。诚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也可能在某些方面相似,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发展中国家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来借鉴中国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帮助他们进步并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对于阿拉伯国家和亚洲国家耳熟能详,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个倡议不是空头支票,有具体的项目和机制,这对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构成了冲击。”阿米尔说,美国在中东地区发展伙伴关系,但带来的是巴以冲突持续、地区陷入动荡、恐怖主义等,这都与美国倡导的不一样。他补充说,“中国的倡议一直追求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合作,因此我们应该反思美国给中东带来了什么,完全是跟它说的相反的,美国违背了自己的诺言,而中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埃两国亟待加强智库交流

埃及祖国保护者党总书记、全球未来研究论坛主席塔里克·纳西尔表示,中国近年来提出的系列倡议旨在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与和平,希望能为中国与埃及的交流构建更多桥梁,使埃及有机会借鉴中国新发展理念,助力地区国家和人民实现发展应对危机。

“中国有一些专门研究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机构,但是可能语言的限制,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研究不够,反之亦然。”希夫尼说:“为了中埃双方发展更深层次的关系,双方应该在学术领域进行更多交流,这是一直缺少的。中国的学者向来重视埃及、阿拉伯的研究,我们也有很多智库机构,未来双方学者、智库、研究机构可以加强沟通和交流,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应该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对中国的未来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进行更加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于中东问题,西方媒体在宣传方面影响力很大,但他们的研究是有偏颇的,我们希望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加强与中国智库的交流。” 开罗大学中非关系研究员艾哈迈德·爱德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