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勒加斯特分社记者 张改萍
10月31日,摩尔多瓦宪法法院正式确认,多数选民在全民公投中支持了关于加入欧盟的宪法修正案,这一结果标志着摩尔多瓦的欧洲一体化目标被正式载入宪法,确保了无论未来哪个政府执政,这一进程都将不可逆转地持续推进。分析认为,该结果有望推动摩尔多瓦与欧洲机构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
受访专家认为,摩继续向欧盟靠拢对中摩合作影响有限。专家建议,双方可以在经贸、文化、教育及科技研发等方面寻找合作契机,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只要中方能够创新合作思路,中摩之间的务实合作仍然蕴含着巨大潜力。
摩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仍面临挑战
与宪法修正案公投同日举行的总统大选结果显示,总统桑杜将继续掌权,这表明由摩尔多瓦执政党——行动和团结党领导的政府也将持续执政。在桑杜总统的引领下,摩政府未来工作重心将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在政治改革、反腐败斗争以及经济现代化方面。
桑杜在2023年、2024年多次讲话中提出要与欧盟进一步合作,通过司法改革和制度现代化来吸引外资,并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此外,她强调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能源合作,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桑杜将这些举措视为摩尔多瓦的“马歇尔计划”,希望通过对基础设施和经济体系的改造,使摩尔多瓦逐渐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尽管桑杜提出改革议程,但她将面临国内的反对力量,尤其是来自“亲俄”政治派别和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地区,如德涅斯特河沿岸和加告兹。这些地区可能会抵制让摩尔多瓦更接近欧盟的改革,并可能破坏国家团结。管理内部政治分歧仍将是桑杜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桑杜的领导下,摩尔多瓦政府的经济政策优先考虑通过融入欧盟电网减少摩尔多瓦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扩大与欧盟的贸易,目前与欧盟的贸易额已超过与俄罗斯的贸易额。桑杜政府还在解决摩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实施司法改革,旨在提高透明度和吸引外国投资以刺激经济。
专家认为,为促进中方项目成功落地,中国企业应当积极主动地与摩尔多瓦政府建立紧密联系,以便更好地切入该国发展进程中。同时,加强与摩商会等关键利益集团的沟通与合作,确保在摩顺利开展投资与兴业活动。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中,企业还需审慎处理与摩尔多瓦境内亲俄势力的关系,以确保不被卷入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地缘政治争端,同时避免受到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所带来的连带限制。
欧盟支持摩实现经济多元化
自2022年摩尔多瓦申请加入欧盟以来,欧盟提供了大量支持,包括财政援助和基础设施项目,以增强其经济稳定性,此外,欧盟还启动了支持摩农业和能源部门的计划,帮助摩尔多瓦在地缘政治挑战中实现经济多元化。
今年10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为18亿美元的支持计划,旨在为摩尔多瓦提供援助。首笔资金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拨付到位。该计划将重点投资于摩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领域、医疗卫生系统、公共行政改革以及司法体系的完善。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坚定支持摩尔多瓦,旨在通过投资促进其摩经济增长,使经济规模十年内翻番,并向摩尔多瓦公司开放单一市场。
曾多次带团考察摩尔多瓦市场的罗马尼亚中国企业联合总会主席曾旭东介绍说,摩将入盟写入宪法后,预计将吸引更多欧盟资金与项目,这将有助于促进投资环境稳定和透明,进而为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提供更多保障与便利条件。鉴于摩基础设施及现代化需求大,以及中国在基建领域所具备的技术和成本优势,若摩方对非欧盟企业开放合作,中国企业有望参与其中。
创新合作思路,中摩务实合作有较大潜力
分析指出,随着入盟进程的推进,中摩关系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经济合作和民间交流方面仍存在较大潜力。
摩尔多瓦在加入欧盟的过程中,将逐渐遵循欧盟的统一贸易政策和标准,包括更严格的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对中国而言,出口至摩的商品和服务将必须符合欧盟的各项标准,可能导致摩对中国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随着摩尔多瓦对欧盟市场出口的增长,特别是水果、蔬菜等产品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国可以加强与摩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欧盟市场。
记者调查得知,尽管目前还没有中国企业在摩尔多瓦进行大的投资,但中国企业正积极参与当地能源项目等招投标活动。此外,援摩尔多瓦中医中心第三期技术合作有望于年底正式启动。摩政府高度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今年6月,摩总理雷切安会见了19家中国企业代表团,多部门高级官员出席座谈,期待中国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进行投资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徐刚认为,在摩尔多瓦加入欧盟的窗口期,中方通过强化经贸领域的合作,为促进两国关系将提供有力支持。建议实施一些规模虽小但效益显著的项目,提升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尝试开展灵活可控的项目,促进两国“软联通”和民心相通。中国企业在摩开展业务时,仍须保持高度的谨慎,妥善处理与政府、议会及工会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合规性问题及潜在的付款风险。
曾旭东表示,当前,中国企业布局摩尔多瓦面临良好机遇,无论是摩未来可能正式加入欧盟,还是俄乌冲突结束后乌克兰的重建,都有可能获得丰厚回报。然而,该国目前的产业链不完善,物流成本高,且国内市场有限,因此更适合简单粗放型的企业,比如组装和加工类行业,而非产业链高端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