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分社记者 欧阳迪娜
2024年,日本股市东证指数首次超过40000点,超过泡沫经济中的股指高点;日本上市公司整体盈利高涨;东京为代表的大都市地价和不动产价格居高不下;外国游客人数涨幅惊人;物价指数持续超2%……2023年日本实际GDP同比增长1.9%,名义GDP增长5.7%。这些积极现象使日本走出“失去的三十年”讨论声量大涨,然而基于当前日本经济社会复苏态势仍不明显,官方尚未确认是否摆脱通缩。
“超软日元”刺激的增长根基薄弱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2023年度经济财政报告》认为,日本经济正处于关键时期,有机会摆脱长期通缩,但尚未完全实现。一方面,日本出现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成本削减型经济转向以持续工资上涨和积极投资为驱动的自主增长型经济迹象。另一方面,工资增长追上物价上涨的形势仍不确定,影响个人消费复苏,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工资上涨势头以及工资上涨与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是否能在2025年得到巩固,日本央行仍在谨慎观察。
日本这轮复苏态势很大程度上是美联储激进加息下日元历史性贬值促成的。2022年3月-2023年7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0.25%暴涨到5.50%。同期日本央行按兵不动,日美利差迅速扩大,日元对美元汇率2022年3月前后启动快速下跌行情,从约120日元兑1美元跌至最低时的约160日元兑1美元,甚至连日本央行终结负利率政策及进一步加息也未能阻止日元贬值步伐。
伴随日元贬值,进口产品价格大涨,日本出现进口驱动型的物价指数上涨。同时,在超软日元支撑下,日本出口企业盈利红火,外资大举超买日本股票,海外游客涌入抢购奢侈品以及东京等地不动产。
但当前日本通胀持续超过2%,可能被迫调整货币政策,一旦失去低价日元优势,日本经济增长基础恐将面临真正考验。
打造产业成长“新高地”面临考验
汲取“失去的三十年”间产业政策的失误,目前日本政府出钱出政策大力扶持战略产业。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正以巨额补贴和推进速度发力半导体产业。抓住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链重构机会,力争夺回半导体制造关键领域的制高点。
此外,配合产业发展需要,激活“躺在”存折里的家庭财富,日本采取一系列举措鼓励居民投资,放宽政策吸引海外资金、人才、劳动力资源,在关键产业进一步与美欧连结,寻找市场增量。但这些产业政策能否见效,不是仅靠日本自身努力就能达成,取决于内外多重因素,特别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
同时,日本传统强势产业汽车业正面临电动智能化潮流冲击,经营困境和转型乏力重压下,本田、日产启动合并谈判共同寻求生存之道就是新时代考验日本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的缩影。
少子老龄化问题的长期制约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2023年末发布的长期人口预测显示,2050年日本人口将下降到1.04亿,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37.1%(2020年28.6%),75岁以上超老龄人口占比23.2%(2020年14.7%)。
在日本生活工作20多年的彭博社专栏专家Gearoid Reidy认为,当前日本经济出现的积极信号是“艰苦的政策变化、地缘政治因素和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他提醒,日本经济面临分化,可能只有少数精英能够在走出“失去”后受益。如何应对劳动力资源减少?如何在避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移民?如何面对与中国战略竞争?以及大地震等可以预见但不可预测的天灾等,都将继续考验日本的复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