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深化区域合作 拓展发展新空间

2025-03-24 18:40   萧县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萧县牢牢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战略和机遇,充分发挥“皖苏鲁豫四省通衢”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强与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城市交流合作,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健全完善保障措施,汇聚一体化发展强大合力。

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初见成效。聚力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两大产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产学研合作。与徐州市泉山区合作共建萧县泉山工业园,园区内睿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无动力脱水脱烃控温计量橇”产品入选第二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成为宿州市唯一评定装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展显著。徐萧901路、徐州至萧县黄口镇903路、淮北至萧县906路城际公交开通运营。S405萧县段改建工程、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宿蚌铁路稳步推进。徐砀商高速先期工程开工建设。生态环保联防联治稳步推进。与铜山区先后签订《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跨界流域上下游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及时共享水质监测数据信息,扎实推进跨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社会治理共建共享。与埇桥区、铜山区交管部门在苏皖省界针对超限货车、非法改装货车开展“联合治超”行动。与铜山区在两地交界乡镇开展农资市场联合执法检查。深化民生领域合作共建。萧县人民医院、萧县经济开发区医院先后与徐州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医联体合作医院和专家团队工作室揭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中医科等科室专家每周来萧坐诊。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先后与徐州市铜山区、淮北市杜集区联合举办“2021苏皖两省三地葡萄文化节‘云’系列活动”“2023两省三地文化交流活动暨非遗文创精品展”等活动。2025年萧县博物馆作为新吸纳单位获淮海经济区博物馆联盟认证并授牌。

与沪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扩容升级。高位对接搭建平台。高位对接上海张江,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2023年与上海前沿新能源电源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G60松江·中安科创园设立萧县首个科创飞地并揭牌,完成科创飞地1700㎡公共空间搭建,海尚变频和易方智控2个研发中心项目入驻,形成“研发在沪+生产在萧”的协调发展局面。深度串联筑链条。推进张江萧县高科技园扩容升级,按照“孵化—加速—转化”发展链条,全力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龙城园作为孵化园,占地202亩,建筑面积10.54万平方米,已建成产城融合发展社区;凤城园定位为加速园,作为萧县名片布局在高铁站出口,正加快建设,计划2025年交付使用;开发区作为产业转化基地。在原有园区发展基础上进行再拓展升级,以打造“两园三基地”为抓手,积极构建园区科技创新生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增活力。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约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为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赋能。近年来累计组织30余家(次)企业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20余家企业先后获奖。目前拥有省级引才平台2个,省级人才团队6支。累计吸引柔性和全职创新创业人才300余名,其中高层次人才94名。

深入推进与杭州市拱墅区结对合作帮扶。与拱墅区签署《拱墅区—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框架协议》,“拱墅—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揭牌成立。两地卫生系统签署《合作共建框架协议》,谋划通过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针对萧县医疗机构开展精准帮扶合作;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借鉴拱墅区数字政府、数字治理等方面经验做法,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拱墅区总工会为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授牌,宿州市首个沪苏浙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落户萧县。拱墅区总工会组织顺丰集团快递职工代表来萧开展专场疗休养活动。萧县10所学校与拱墅区10所学校一对一结对,实现了领导互访、机制探索、教师交流,“一对一”帮扶机制初步形成。

下一步,萧县将持续建立健全与淮海经济区、长三角地区城市对接交流机制,聚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和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曹海滨)

相关阅读